张之洞古文与骈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1 10:27
  作为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不仅对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影响深远,还因其卓越的诗文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张之洞文学方面的成就,集中以其诗歌创作成就最大,但其实张之洞的古文与骈文创作亦成就斐然,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本文主要对张之洞的古文与骈文进行研究。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四章。绪论部分主要就研究缘起、研究现状与研究对象进行说明。文章第一章主要对张之洞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概况进行梳理分析。首先在充分了解其生平的基础上,将张之洞的古文与骈文创作以巡抚山西为界,分为投身洋务前期与投身洋务后期两个阶段进行梳理、分析,以期能更清楚的看到张之洞各个时期的思想变化与文章创作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探讨张之洞的古文创作。文章重点提炼出了张之洞古文自我向儒心志的表达、经世致用思想的阐发与学术文章观念的表达等三个主要思想内容。第一节主要研究在坚定的儒家本位观念的指导下,张之洞所展现出的传统儒家君子的典型与中西会通的保守儒臣两个形象;第二节主要从经世教育的实践和经世思想的发展两个方面来阐释张之洞的经世致用思想;第三节则主要从对张之洞的经学观念与诗文观念的阐发来认识其学术...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
第一章 张之洞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概况
    第一节 投身洋务前期
    第二节 投身洋务后期
第二章 张之洞的古文创作
    第一节 自我向儒心志的表达
    第二节 经世致用思想的阐发
    第三节 学术文章观念的表达
第三章 张之洞的骈文创作
    第一节 寿序:层次谨严,气息渊雅
    第二节 表文:笔力雄健,气势雄浑
    第三节 祭文:短篇小制,歌功颂德
第四章 张之洞古文与骈文创作的不同之处
    第一节 古文与骈文创作的不同观念
    第二节 务实致用的古文写作
    第三节 典雅醇正的骈文风貌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之洞与近代“江南”诗学[J]. 王守雪.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张之洞诗学及诗作之“宋意”辨析[J]. 付红妹.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3]论张之洞“清切”之诗学观[J]. 董宏斌,刘倩.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4]灵童少年张之洞——《天香阁十二龄课草》读后[J]. 何长凤.  贵阳文史. 2009(04)
[5]能将宋意入唐格——论张之洞的诗歌创作[J]. 庞坚.  中文自学指导. 2009(02)
[6]从诗歌创作看张之洞的真性情[J]. 唐浩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01)
[7]张之洞的《半山亭记》[J]. 蒋相浦.  贵州文史丛刊. 1993(02)
[8]新旧交替社会中的复古诗家——评晚清诗人张之洞[J]. 张修龄,马卫中.  苏州大学学报. 1992(02)

博士论文
[1]张之洞诗学及诗歌创作研究[D]. 祝伊湄.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张之洞诗歌与湖湘文化关系研究[D]. 齐作献.湖北师范大学 2018
[2]张之洞癸卯年心态、诗作及政治转向[D]. 叶宇涛.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张之洞散文研究[D]. 刘士义.兰州大学 2010
[4]张之洞其人其诗[D]. 夏秀华.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20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620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