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分析及空间模拟

发布时间:2018-04-24 10:44

  本文选题:土壤有机碳密度 + 土壤反射光谱 ; 参考:《武汉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土壤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土壤不仅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库,为人类提供食物保障,还与城市建设、人类健康等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同时是地球陆地表层最为活跃的有机碳库之一,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土壤有机碳密度(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SOCD)是衡量土壤碳储量的重要指标,其时空信息的便捷有效获取是未来地理国情监测和土地资源调查工作开展的重要方向。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达到便捷准确、节约成本、精确度高的要求,逐渐成为土壤组分估算预测的新方法,在土壤属性定量获取、土壤资源调查、数字土壤制图和精准农业发展等方面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鱼米之乡"湖北省洪湖地区的汊河镇为研究区,采集土壤样本共232个,实验室获取可见—近红外(Visible/nearinfrared,VIS/NIR)光谱数据和有机碳密度值。分析了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和土壤光谱的响应特征,并揭示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光谱存在的空间自相关性。洪湖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较低,均值为4.62kg/m2,变化范围在1.32~8.16kg/m2之间。随着SOCD值的增高,光谱反射率不断降低,两者大致呈负相关关系。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之后,相关性得到加强。随着SOCD值的增高,水浇地和水田的平均光谱曲线特征差异增大,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光谱反射率的影响增强。对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提取,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可达80%以上,能够一定程度地代表光谱信息。光谱主成分变量与SOCD之间均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其中第一主成分的相关性最高,第四主成分的相关性最低。全局趋势分析发现,SOCD和光谱主成分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存在一阶或二阶趋势。各向同性构建半变异函数模型,SOCD和土壤光谱第二主成分的最优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土壤光谱第一、三、四主成分的最优拟合模型为球面模型。在研究区域内,SOCD和光谱第一、二、三、四主成分的块基比分别为59.32%、68.45%、26.34%、57.37%和71.44%,均处于25%~75%范围内,各变量在空间上的具有中等程度相关性。从0°、45°、90°、135°这四个方向的半变异函数曲线图来看,SOCD和土壤光谱主成分的各向异性特征明显,各向同性特征不显著,在四个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块金值和偏基台值,表现为几何各向异性。计算SOCD和土壤光谱主成分的空间自相关性指数Moran'sI,SOCD的Moran'sI为0.44,PC1的 Moran'sI 为 0.13,PC2 的 Moran's I 为 0.30,PC3 的 Moran'sI 为 0.26,PC4 的Moran's I为0.23,这五种情况的p值均小于0.05,z值均大于1.96,表明SOCD和光谱主成分信息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与半变异函数模拟所得的结果比较一致。本研究比较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普通克里格、协同克里格和回归克里格模型的SOCD空间预测结果精度,OK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差,验证集决定系数R2-Pred仅为0.004,COK模型的预测精度也不理想,R2-Pred为0.007,PLSR模型和RK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R2-Pred分别为0.605和0.617。回归克里格模型的建模精度(R2-CV=0.778)、预测精度(R2-Pred=0.617)和相对分析误差(RPD=1.614)均最高,是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预测最优模型,说明同时考虑光谱反射率和土壤属性的空间特性可以提高预测精度,考虑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残差的空间结构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出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情况。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中,Savitzky-Golay平滑处理、一阶求导和标准正态变换的组合是最佳预处理方法,预测结果的相对分析误差RPD为1.523,仅次于回归克里格模型。普通克里格、协同克里格和回归克里格的预测结果图中,研究区域内整体趋势一致,西北-东南连线呈高值带状分布,中部和南部呈低值面状分布。
[Abstract]: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 SOCD )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carbon pools in the land surface of Hubei Provinc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self - correlation index Moran ' s I of PC 2 - Pred is 0 . The combination of first - order derivation and normal normal - state transformation is the best pretreatment method . The relative analysis error RPD of the prediction results is 1.523 , which is second only to the regression Kriging model .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15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霞,潘剑君;土壤有机碳动态模型的研究进展(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3年04期

2 周莉,李保国,周广胜;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3 张国盛,黄高宝;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年02期

4 彭文英;张科利;杨勤科;;退耕还林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影响预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5 朱连奇;朱小立;李秀霞;;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邵月红;潘剑君;许信旺;米高奇;;浅谈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估算方法[J];土壤通报;2006年05期

7 赵鑫;宇万太;李建东;姜子绍;;不同经营管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11期

8 于永强;黄耀;张稳;孙文娟;;华东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动态模拟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9 苏艳华;黄耀;;湿地垦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模拟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许信旺;潘根兴;汪艳林;曹志宏;;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控制因素[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敏;;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2 卢茜;唐英平;高人;尹云锋;马红亮;;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4 王百群;苏以荣;吴金水;;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研究土壤有机碳的来源构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5 安静;邓波;韩建国;杨富裕;;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7 周莉;周广胜;;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李富山;韩贵琳;唐杨;吴起鑫;;喀斯特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特征:以贵州普定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9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汪青;张平究;;退耕还湿对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步宣;全球循环与土壤有机碳[N];中国矿业报;2010年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人为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N];农资导报;2006年

3 李云;中国耕作土壤固碳有潜力[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守才;水土流失对黑土坡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尤孟阳;黑土母质熟化过程中的土壤有机碳组分与结构变化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3 范胜龙;农用地分等中样点布设对表征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崔鸿侠;神农架巴山冷杉林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5 何亚婷;长期施肥下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结构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吴旭东;沙漠化对草地植物群落演替及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6年

7 张志春;三江源地区高寒土壤有机碳赋存特性与气候及植被变化的联系[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8 贾御夫;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物技术研究温度对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9 许信旺;不同尺度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徐华君;中天山北坡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林林;山地丘陵区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及预测[D];西南大学;2013年

2 蔚耀洲;温度和水分对山西省地带性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悦;不同农作管理措施对东北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未来变化的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姜航;张广才岭西坡地形因子和保护机制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相对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黄琳琦;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分布及矿化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孝阳;复垦土壤有机碳空间插值及监测样点优化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李隽婷;不同施肥和耕作方式对新修梯田土壤水分和碳氮磷动态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8 王莲阁;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9 贾会娟;西南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氮相关组分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张洋;浙江凤阳山不同林分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96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1796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4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