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损伤结合蛋白1(Es-DDB1)在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本文选题:中华绒螯蟹 + DDB1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称河蟹,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因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而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主要品种之一。DNA损伤结合蛋白(DDB1)是一个多功能的蛋白,参与核酸剪切修复通路NER,通过识别紫外引起的DNA损伤从而激活核酸剪切修复进程,并且在泛素化过程中作为Culin4A的连接蛋白形成E3泛素连接酶调控细胞周期、基因转录、信号传导以及损伤修复等很多重要过程。近年来有研究发现DDB1参与胚胎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然而甲壳类动物中DDB1的研究还较少。为了探究中华绒螯蟹DDB1是否参与调控生殖过程,本研究从中华绒螯蟹中克隆获得DDB1基因(Es-DDB1)cDNA全长,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由4871个核酸组成,ORF区为3414bp,编码1137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25KDa。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Es-DDB1包含一个MMS1_N和一个CPSF_A功能域,晶体结构包含三个BP结构域(BPA,BPB,BPC)和一个CTD结构域,通过对比发现Es-DDB1在进化中的功能域和结构都是高度保守的。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发现Es-DDB1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均有表达,且无论是mRNA还是蛋白丰度都在精巢中较高,暗示Es-DDB1参与该蟹精巢发育过程。检测精子发生过程中Es-DDB1的表达量发现,Es-DDB1在精子发生的前期表达量最高,并随着发育的进行逐渐降低,暗示Es-DDB1可能参与调控了早期精子发生过程。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Es-DDB1和Es-cu14在中华绒螯蟹中是以复合体的形式共同作用的。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发现Es-DDB1主要分布在精原细胞期和精母细胞期的细胞质中,显示出非常强烈的阳性信号,这与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一致,但随着发育的进行,Es-DDB1的阳性信号逐渐减弱直至精细胞期变得非常微弱,且发生了位置的转移,开始从细胞质中转移到细胞核中。以上实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Es-DDB1参与调控生殖过程,与Es-Cul4结合成复合体的形式参与包括精子发生在内的重要的细胞过程。
[Abstract]:Eriocheir sinensis, also known as Eriocheir sinensis, belongs to Arthropoda, crustacea, Decapoda. Because of its high nutritional and economic value, Eriocheir sinensi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aquaculture species in China. DNA damage binding protein (DDB1) is a multifunctional protein. Participate in the nucleic acid cleavage repair pathway ner, by recognizing the ultraviolet induced DNA damage, activate the nucleic acid shearing repair process, and in the course of Ubiquidization, form the E3 ubiquitin ligase to regulate cell cycle and gene transcription.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damage repair are many important processes.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DDB1 is involved in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spermatogenesis.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DDB1 in crustacean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whether DDB1 participates in the regulation of reproduction, the full-length cDNA of DDB1 gene (Es-DDB1) was cloned from Eriocheir sinensis.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DDB1 gene was composed of 4871 nucleic acids in the ORF region of 3414 BP, encoding 1137 amino acids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rotein was 125 KD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showed that Es-DDB1 contained a MMS1N and a CPSFA functional domain,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consisted of three BP domains (BPA-BPBPP-BPC) and a CTD domain. The functional domain and structure of Es-DDB1 were highly conserved in evolutio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Es-DDB1 was expressed in all tissues of Eriocheir sinensis, and both mRNA and protein abundance were higher in spermary, suggesting that Es-DDB1 wa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ermary of Eriocheir sinensis. Detection of Es-DDB1 expression during spermatogenesis showed that Es-DDB1 expression was the highest in the early stage of spermatogenesis and decreas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ermatogenesis, suggesting that Es-DDB1 may 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early spermatogenesis. 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showed that Es-DDB1 and Es-cu14 acted in the form of complex in Eriocheir sinensis (Eriocheir sinensis).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showed that Es-DDB1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ytoplasm of spermatogonia and spermatocytes, and showed very strong positive signals,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and Western blot. However, the positive signal of Es-DDB1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until the spermatocyte phase became very weak,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transfer occurred, and began to transfer from the cytoplasm to the nucleu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Es-DDB1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reproductive proces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Es-Cul4 and Es-Cul4 is involved in important cellular processes, including spermatogenesi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海圣,舒妙安;中华绒螯蟹疾病研究进展[J];渔业现代化;2000年04期
2 薛仁宇,魏育红,朱越雄,曹广力,贡成良;中华绒螯蟹擅抖病研究现状[J];内陆水产;2000年07期
3 钱名全;中华绒螯蟹[J];湖南农业;2004年01期
4 陈昌福,张松柏;绿氧灵对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效果[J];渔业致富指南;2004年14期
5 马贵华;钟青;刘六英;陈道印;曹义虎;;中华绒螯蟹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内陆水产;2006年11期
6 ;江苏省培育出首个河蟹新品种——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J];北京农业;2012年34期
7 柏爱旭;郭雪骊;任秀芳;张萍;周鑫;;氯化钙对中华绒螯蟹卵巢组织中5种酶活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1期
8 杨健;邱楚雯;苏彦平;刘洪波;;不同水域条件下中华绒螯蟹的形态和元素分布[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3期
9 王丹,于伟君,石俊艳,刘中,姚福相,宣明春,刘义新,王晓光;辽河下游水域污染及其对中华绒螯蟹资源的影响[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0 周鑫;中华绒螯蟹人繁技术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一)[J];科学养鱼;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彪;赵云龙;杨健;;水体铜对中华绒螯蟹蜕皮、生长和存活的影响[A];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2004年甲壳动物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李海迪;杨先乐;胡鲲;王翔凌;钱云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华绒螯蟹主要组织中双氟沙星及其代谢产物方法的建立[A];2008年《药物分析杂志》第三届普析通用杯论文集[C];2008年
3 孟庆国;顾伟;王文;;中华绒螯蟹螺原体抗原相关蛋白筛选[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堵南山;;中华绒螯蟹的受精[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1997年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顾景龄;张云贵;刘祥云;杜育哲;;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数学模型的初探[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1997年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邱高峰;刘萍;房君江;冯海洋;;成熟促进因子在中华绒螯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中的作用[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洁;陈立侨;周忠良;唐思贤;;中华绒螯蟹同工酶发育遗传学研究 Ⅰ.长江中华绒螯蟹不同组织同工酶的特异性分析[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艾春香;陈立侨;高露姣;温小波;;维生素C对中华绒螯蟹血清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磷酸酶的影响[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王群;赵云龙;马强;丁银娣;陈立侨;;微量元素锌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性生殖的影响[A];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成永旭;南天佐;吴旭干;;中华绒螯蟹第一、第二次产卵的生殖性状和苗种质量的比较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2004年甲壳动物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淳宣;中华绒螯蟹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通过验收[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2 通讯员 周璐 王一森;艾比湖中华绒螯蟹养殖有了地方标准[N];博尔塔拉报;2010年
3 许本宏邋林鸣;中华绒螯蟹特色哪里来[N];中国质量报;2007年
4 赵文;东台打造中华绒螯蟹原生态品牌[N];江苏科技报;2009年
5 于志;江苏高淳建设全国中华绒螯蟹“种子库”[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6 记者 古丽娜;布尔津绒螯蟹上首都餐桌[N];阿勒泰日报;2010年
7 姜奕轲;东海所回收人工放流中华绒螯蟹[N];中国渔业报;2011年
8 通讯员 吴高翔 刘洪春;怀远重振中华螯蟹品牌[N];安徽日报;2006年
9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徐在宽;高效水产品种推荐——中华绒螯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2年
10 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省中华绒螯蟹育苗生产标准[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孙建;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吞噬功能与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蒋惠;中华绒螯蟹的基因表达谱及生殖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晶晶;中华绒螯蟹免疫致敏现象及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4 邱仁杰;脂肪酸营养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免疫及耐低氧能力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5 穆淑梅;莠去津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的毒性影响[D];河北大学;2011年
6 李义;中华绒螯蟹新型免疫调节剂及其酚氧化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吴江立;中华绒螯蟹组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精子发生中的变化特征[D];河北大学;2015年
8 张莹;凡纳滨对虾和中华绒螯蟹免疫相关因子功能及应用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9 朱泽远;中华绒螯蟹微卫星DNA特征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10 母昌考;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Peroxiredoxin 6和Thioredoxin 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盼盼;太湖养殖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2 钱陪陪;中华绒螯蟹组蛋白H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精巢发育中的表达特征[D];河北大学;2015年
3 王敏;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生殖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吴韬;不同水溶性果胶和木聚糖对中华绒螯蟹(Erocheirsinensis)生长、消化生理和肠道菌群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5 侍苗苗;纳米硒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陈小兵;中华绒螯蟹肠道核心菌群初探[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7 高先楚;脂质对中华绒螯蟹性腺香气的作用[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8 杜洁;基于机器嗅觉的中华绒螯蟹新鲜度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9 石婧;配合饲料和野杂鱼育肥对中华绒螯蟹风味品质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10 慈元吉;中华绒螯蟹性早熟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86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086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