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药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现在使用的农药中有超过28%都是手性的。手性农药的不同对映异构体,通常在生物富集、生理活性和环境行为方面具有差异,所以手性农药的立体选择性环境行为,是环境化学重要的研究内容,这对于手性农药的合理使用和手性农药环境安全的评估,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本论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技术对手性杀菌剂吡噻菌胺对映体进行分离,并建立了吡噻菌胺对映体在土壤中的检测方法,最后对吡噻菌胺对映体在土壤中的选择性降解行为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在以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固定相的手性柱(Chiralcel OD-H)上对吡噻菌胺对映体进行了分离研究。手性拆分的色谱条件:流动相V(正己烷):V(异丙醇)=90:10,检测波长为228nm,柱温为室温,进样体积为为20μL,流速为0.8mL/min。在此条件下,吡噻菌胺对映异构体可得到基线分离。其次建立了土壤中吡噻菌胺对映体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弗罗里硅土(Florisil)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有机质含量的土壤中,该方法线性良好,相关性系数R2均大于0.9940。在0.2~10mg/kg添加范围内,吡噻菌胺对映体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在76~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45~9.31%之间,检出限(LOD)为0.05mg/kg,定量限(LOQ)浓度为0.2mg/kg。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符合残留检测的要求。最后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吡噻菌胺外消旋体和手性单体进行室内培养,研究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立体选择性降解行为;通过土壤灭菌的处理后,分析土壤微生物是否对吡噻菌胺对映体降解起关键作用;通过设计吡噻菌胺光学纯单体的培养实验,明确其在不同pH值土壤中的相互转化行为。结果表明:(1)在未灭菌条件下吡噻菌胺的对映异构体,在六种土壤中的降解趋势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存在立体选择性降解行为。吡噻菌胺外消旋体在酸性土壤中,降解半衰期为36.7~58.7d;在近中性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2.1~59.8d;在碱性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为48.3~59.6d。pH值相近但半衰期存在差异,其与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相关性。根据六种土壤的EF值,在酸性、近中性和碱性土壤中均优先降解Peak1-吡噻菌胺。(2)在灭菌条件下三种pH值不同的土壤中,其降解均不超过15%,表明吡噻菌胺的降解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参与,而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超过了非生物的降解作用。在不同pH值的土壤中,吡噻菌胺的降解快慢的顺序是:酸性土壤近中性碱性土壤,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pH值对吡噻菌胺的降解有影响,而在碱性条件下,其不容易降解,可能原因是在碱性条件中,吡噻菌胺结构稳定;且在灭菌条件下没有选择性降解发生。(3)吡噻菌胺光学纯单体在未灭菌条件下的土壤培养中,没有发现吡噻菌胺Peak1和Peak2之间的互相转化。由此说明,吡噻菌胺单体在土壤环境中的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对映体之间的转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48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小龙;于焕云;徐悦华;董军;李芳柏;;土壤中两种手性有机氯农药的选择性降解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07期
2 张一宾;;近二年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农药新品种及在开发中的农药品种[J];世界农药;2009年05期
3 李朝阳;张烨;罗湘南;国洁;王未肖;;手性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对映体选择性降解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4期
4 张庆宽;;新颖杀菌剂——吡噻菌胺[J];世界农药;2009年03期
5 刘惠君;田宝莲;熊明瑜;朱静静;;Rac-异丙甲草胺及S-异丙甲草胺与镉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9年01期
6 张一宾;;芳酰胺类杀菌剂的沿变——从萎锈灵、灭锈胺、氟酰胺到吡噻菌胺、啶酰菌胺[J];世界农药;2007年01期
7 申睿;谢剑炜;;手性选择剂及其在手性药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5年06期
8 李为忠,阎士江,王凤莲;新杀菌剂MTF-753[J];农药;2005年03期
9 任国宾,詹予忠,郭士岭;手性拆分技术进展[J];河南化工;2002年01期
10 尹国,刘振华,曾姗姗,朱国洪;手性异构体拆分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瑞雪;两种手性农药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立体选择性环境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2 梁宏武;几种典型手性农药对映体的环境行为及水生生物毒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3 李远播;几种典型手性三唑类杀菌剂对映体的分析、环境行为及其生物毒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4 李晶;三唑类手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的立体选择性生物活性与环境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5 张安平;环糊精对几种手性农药环境行为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6 王萍;手性农药乙氧呋草黄对映体在生物体和环境中的活性及立体选择性行为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
本文编号:
2423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423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