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玉米单交种氮肥利用效率及其杂种优势演进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2 22:07
【摘要】:挖掘作物对氮肥吸收与利用的生物学潜力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实现减氮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时间维度上探讨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氮肥利用效率及其杂种优势演进特征,阐明其演进的生理基础、主控因子及限制因素,可为玉米氮肥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和农艺调控提供理论参考。基于此,本研究以1970s-2000s典型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为材料,在两个施氮水平下(0和150kg N.hm-2),系统分析了各年代玉米单交种氮肥利用效率(NUE)及其杂种优势的差异与演进特征,及其与碳氮积累、转运以及与表型性状的关系,并比较了中国和加拿大两种遗传背景下单交种NUE及其杂种优势演进特征的差异及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70s到2000s的40年间,玉米单交种NUE每10年提高3.32kg.kg-1,氮肥生理效率(NIE).每10年提高6.81kg.kg-1,氮肥吸收效率(NRE)在1970s-1990s以每10年0.06kg·kg-1上升,2000s较1990s下降29.5%。40年来,NRE对NUE决定系数显著降低,而NIE对NUE的决定系数显著提高,当代品种的NUE有47%决定于NIE,仅有14%来源于NRE,单交种NUE提高主要源于NIE的提高。而自交系NUE提高主要源于NRE的提高。(2)40年来,玉米单交种NUE演进主要来源于NIE的提高,其主要生理基础是现代品种:①具有更大的花前氮素积累比例和花后干物质积累比例,且花前氮素和干物质积累重心由"茎系统"向"叶系统"转移;②花后茎叶系统,特别是叶系统的氮素转运效率明显提高(叶系统95.1%、茎系统43.2%);③具有较高的出叶速率,使其较早进入最大光合有效期;具有更大的光合氮效率,以较少叶片氮素持有量获得较高光合能力,使其在花后叶片氮素大量外运的情况下,保持了较长的光合生产力能力;④具有较低的籽粒氮浓度;⑤穗粒数和粒重对氮素响应更加"敏感",支撑了更高的施氮产量增益。(3)1970s到2000s的40年间,玉米单交种NUE绝对杂种优势(AH(?))每10年提高2.53kg·kg-1,NUE中亲优势(MPH(?))每10年提高4.6个百分点。单交种MPH(?)演进有44.8%决定于MPH(?),有38.1%决定于MPH(?),即NUE杂种优势演进主要源于NIE杂种优势。(4)玉米单交种NUUE杂种优势及NIE杂种优势的主要来源于:①花前氮素积累和花后氮素转运效率的杂种优势(41.4%、49.4%);②花前其体现为,最大叶面积指数、个体光合生产能力、以及氮素和干物质积累量具有杂种优势,较早地建立了 "源"优势;③花后体现为,营养器官氮素再转运量,尤其是叶片氮素转运量的杂种优势,和以较低籽粒氮浓度(-83.8%)为特征的单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杂种优势;表型上体现为单交种较低的成熟期比叶重和茎秆比重,这与较强穗粒数杂种优势即籽粒"库"优势拉动密切相关。(5)随着年代推进,玉米单交种NUE杂种优势演进的生理基础是:①单交种花前干物质氮素积累和花后氮素转运杂种优势逐渐提高;②株高、茎粗、吐丝期茎叶比重杂种优势对施氮的响应度提高。③穗粒数和籽粒氮产量的杂种优势提高。(6)随着年代推进,中国和加拿大玉米单交种及其自交系的NUE同步提高,但加拿大单交种NUE杂种优势演进不明显。我国玉米单交种及其自交系较高的碳氮积累和产量潜力,使其对氮素的依赖性较加拿大品种更高;但我国玉米单交种在花粒期氮素转运效率上较加拿大单交种仍有差距。
【图文】:

玉米单交种,不同年代,数据,实线


Decade逡逑图2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A.两年平均;B.邋2015年和2016年结果比较)逡逑注:图2-B中虚线为2015年数据,,实线为2016年数据逡逑Fig.2邋Change邋of邋nitrogen邋use邋efficiency邋("NUE)邋of邋maize邋hybrids邋in邋different邋eras邋(A.邋Mean邋value邋of邋2015邋and逡逑2016:邋B.邋Single邋result邋of邋2015邋and邋2016)逡逑The邋dotted邋line邋means邋data邋of邋2015邋and邋the邋solid邋line邋means邋data邋of邋2016邋in邋Fig邋2-B逡逑3.邋1.2玉米单交种NIE和NRE的演进特征逡逑单交种氮肥利用效率(NUE)两个构成因子氮肥生理效率(NIE)和氮肥吸逡逑收效率(NRE)随年代的推进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综合两年数据,随着年代的逡逑递进,玉米单交种NIE呈显著上升趋势(R2=0.72;邋P<0.05),从1970s到2000s逡逑80邋■逦*邋NK逦?邋A邋*邋NRE逦▲逦B邋-°8逦_逡逑■2*逦v=i0邋i+5邋54e""1*'"逦?逦y=0.33+0邋41邋:[邋1邋+((x-1986邋)M邋6):邋]逦■邋07邋^逡逑笔

趋势图,玉米单交种,氮肥,不同年代


:邋2逡逑l邋15邋?逦?逡逑I逡逑10逦g逦?逦0逦y=-553.3+0.28x邋r=0.75*邋0逡逑1970逦1980逦丨邋990逦2000逦1970逦1980逦1990逦2000逡逑Decade逡逑图2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A.两年平均;B.邋2015年和2016年结果比较)逡逑注:图2-B中虚线为2015年数据,实线为2016年数据逡逑Fig.2邋Change邋of邋nitrogen邋use邋efficiency邋("NUE)邋of邋maize邋hybrids邋in邋different邋eras邋(A.邋Mean邋value邋of邋2015邋and逡逑2016:邋B.邋Single邋result邋of邋2015邋and邋2016)逡逑The邋dotted邋line邋means邋data邋of邋2015邋and邋the邋solid邋line邋means邋data邋of邋2016邋in邋Fig邋2-B逡逑3.邋1.2玉米单交种NIE和NRE的演进特征逡逑单交种氮肥利用效率(NUE)两个构成因子氮肥生理效率(NIE)和氮肥吸逡逑收效率(NRE)随年代的推进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综合两年数据,随着年代的逡逑递进,玉米单交种NIE呈显著上升趋势(R2=0.72;邋P<0.05),从1970s到2000s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福锁,马文奇;肥料投入水平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关系[J];土壤与环境;2000年02期

2 陈范骏,米国华,春亮,刘建安,王艳,张福锁;玉米氮效率的杂种优势分析[J];作物学报;2004年10期

3 廖晓勇,张杨珠,刘学军,陈新平,张福锁;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南农业学报;2001年03期

4 陈翠霞,邢全华,梁春阳,于元杰,梁凤山,王洪刚,王振林,王斌;南方玉米锈病抗病基因的定位及不同遗传背景对基因标记的比较分析[J];遗传学报;2003年04期

5 陈范骏,米国华,崔振岭,刘向生,张福锁;玉米杂交种氮效率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J];玉米科学;2002年01期

6 杨新泉,冯锋,宋长青,冷疏影;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年03期

7 李霞;丁在松;李连禄;王美云;赵明;;玉米光合性能的杂种优势[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5期

8 张福锁;王激清;张卫峰;崔振岭;马文奇;陈新平;江荣风;;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土壤学报;2008年05期

9 吕丽华;王璞;鲁来清;;不同冠层结构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J];玉米科学;2008年04期

10 谢振江;李明顺;徐家舜;张世煌;;遗传改良对中国华北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产量的贡献[J];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鹏;局部高浓度硝酸盐诱导玉米侧根发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及根系生长与氮效率的关系[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陈延玲;协调玉米高产与氮高效转运的机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李伟忠;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与表型性状关联分析及分子ID构建[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4 王永军;超高产夏玉米群体质量与个体生理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梅;不同年代玉米品种氮素利用效率演变规律及其与根系的关系[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2 张海燕;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耐低氮能力的变化趋势[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3 郑永照;我国不同年代玉米骨干自交系根系及养分特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64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564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