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毒SA215-T的构建与神经传导研究
本文关键词:伪狂犬病毒SA215-T的构建与神经传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伪狂犬病毒具有侵染神经的能力,利用这一性质,该病毒已成功应用于对内脏、腺体和肌肉的神经标记。伪狂犬病毒减毒株神经传导是目前较热门的研究方向。减毒株通常缺失了gE、gI和US9三个基因,其中gE和gI是伪狂犬病毒重要的毒力基因,缺失后可使宿主的致死时间更长,而US9的功能主要为协助gB等必需膜蛋白的顺行转运,缺失后的病毒在突触间将执行严格的逆向转运。采用Lipofectamine#174; 3000转染试剂,将PP63质粒与伪狂犬病毒Fa基因组DNA共转染BHK-21细胞,蚀斑筛选gI/gE/Us9重组缺失病毒,并命名为SA215-T。采用PCR、基因测序、western-blot、电镜检查和生长曲线测定重组病毒PRV SA215-T。结果:western-blot未见SA215-T与gE抗体发生显色反应,其电镜形态与野毒无明显差异,重组病毒与亲本毒在细胞中的生长曲线差异不明显且达到了较高的病毒滴度。为探索三种不同伪狂犬毒株SA215-T,亲本毒Fa和Bartha-K61对神经的传导作用,本实验以小鼠肱二头肌反射为模型,统计了小鼠攻毒后的存活时间并建立了检测脊髓伪狂犬病毒分布的免疫组化方法。结果:Fa小鼠平均存活时间为73.33h,与SA215-T(114.83h)或Bartha-K61 (120.67h)差异极显著(P0.01);濒死小鼠脊髓与大脑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伪狂犬病毒主要位于颈椎C5-C6脊髓并集中分布于脊髓灰质运动神经元池区(motomeuron pool),部分C5-C6脊髓经PCR检测为阳性,而免疫组化检测为阴性。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 gE/gI基因 重组病毒SA215-T C5-C6脊髓 神经传导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缩略词表6-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4
- 1 PRV9-22
- 1.1 PRV的概述9
- 1.2 对伪狂犬病毒认识的历程9-10
- 1.3 PRV的结构分子生物学10-14
- 1.4 束路追踪技术14-16
- 1.5 伪狂犬病毒神经示踪16-19
- 1.6 肌肉神经调控19-20
- 1.7 免疫组化方法简介20-22
-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2-24
- 第二章 伪狂犬病毒SA215-T的构建24-39
- 1 材料24-26
- 1.1 实验材料24-25
- 1.2 主要仪器25-26
- 2 实验方法26-33
- 2.1 伪狂犬病毒SA215-T的构建26-27
- 2.2 PP63质粒的制备27-32
- 2.3 重组病毒形态学鉴定32-33
- 3. 实验结果33-37
- 4. 讨论与分析37-39
- 第三章 小鼠肱二头肌神经传导研究39-50
- 1 主要材料、试剂与仪器39-40
- 1.1 实验材料39-40
- 1.2 主要仪器40
- 2 试验方法40-42
- 3 实验结果42-47
- 3.1 SA215-T神经毒力试验42-43
- 3.2 PCR鉴定伪狂犬脊髓分布情况43-44
- 3.3 免疫组化条件的确定44-46
- 3.4 免疫组化结果与PCR结果比较46-47
- 4 讨论47-50
- 全文总结50-51
- 参考文献51-57
- 附录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博涛;宋昌军;刘翊中;;伪狂犬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彭芸芸;仲晓宁;李春蕾;;伪狂犬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13年05期
3 丁建华,付烈振,王家富,罗满林,谢小虎,张楚瑜;伪狂犬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4 李建;曹娟;廖园园;刘洁;朱微;秦伟;秦红刚;漆世华;谢红玲;;伪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J];中国兽药杂志;2014年03期
5 曹瑞兵;周国栋;周海霞;包晶晶;陈溥言;;猪β干扰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及其对伪狂犬病毒的抑制作用[J];微生物学报;2006年03期
6 黄现青;魏战勇;高晓平;韩庆功;崔艳红;;表面活性素体外抗伪狂犬病毒活性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9年04期
7 田志军;仇华吉;倪健强;周艳君;蔡雪辉;周国辉;王云峰;童光志;;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英文)[J];遗传学报;2005年12期
8 童武;张青占;郑浩;刘飞;姜一峰;单同领;周艳君;童光志;;免疫后发病仔猪中伪狂犬病毒的分离和鉴定[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3年03期
9 汪铭书,,郭万柱,娄高明,费恩阁,宣华;伪狂犬病毒闽A株基因文库的构建及物理图谱分析[J];中国病毒学;1994年04期
10 汪铭书,郭万柱,娄高明,费恩阁,宣华;伪狂犬病毒闽A株基因文库的构建及物理图谱的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1999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果;涂健;赵德明;;酸化条件对伪狂犬病毒清除效果的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王卓妍;朱家明;任芙蓉;;噻唑橙对血浆中伪狂犬病毒灭活效果的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3 郝鹏;阿兰;;PK-15、ST细胞增殖伪狂犬弱毒效果的比较[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兽医微生物学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C];2008年
4 林春丽;王英;张宝琚;乌日娜;韩小梅;袁智慧;;不同的保存条件对伪狂犬病毒感染力的影响实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江云波;方六荣;肖少波;张辉;潘永飞;罗锐;李彬;陈焕春;;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两种膜相关蛋白重组伪狂犬病毒的免疫反应和免疫保护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魏振明;陈霖普;戴朝杰;李怡英;;伪狂犬病毒弱毒株若干生物学特性(摘要)[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7 严琳;牟帆;陈焕春;;重组猪白细胞介素2在小鼠模型中对伪狂犬病毒弱毒疫苗的佐剂效应[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何雁南;王荡;徐卓菲;姚清侠;司有辉;钱平;陈焕春;;猪瘟、口蹄疫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A];2006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田志军;仇华吉;童光志;蔡雪辉;倪健强;周艳君;王云峰;;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鉴定[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田志军;仇华吉;倪健强;周艳君;蔡雪辉;孔令达;王云峰;童光志;;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云峰;猪2型圆环病毒核酸疫苗及重组伪狂犬病毒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徐建祥;伪狂犬病毒IE180基因反义RNA转基因动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3 宋岩;表达PRV-vp4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和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D];东北农业大学;2006年
4 田志军;表达PRRSV GP5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5 黄伟坚;伪狂犬病毒上海株PK~-缺失株及PK~-gG~-双缺失株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6 郭洪;伪狂犬病毒IE180和EP0基因的表达调控[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谢立兰;伪狂犬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诱导β干扰素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聂浩;弓形虫—伪狂犬病毒重组二价基因工程疫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肖少波;伪狂犬病毒gC基因“自杀性”DNA疫苗及VP22蛋白转导的免疫增强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10 韩乃君;转座子介导的伪狂犬病毒重组狂犬病疫苗构建与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佃磊;检测抗伪狂犬病毒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的建立及初步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李元果;圈养野生动物伪狂犬病病毒分离、鉴定与基因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3 乔小改;基于microRNA表达谱的伪狂犬病毒及其基因缺失株与PK-15细胞互作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碧;伪狂犬病毒SA215-T的构建与神经传导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5 吕蔚;伪狂犬病毒闽A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6 汪招雄;应用单抗夹心ELISA检测伪狂犬病毒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毒素ⅢA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刘俊磊;伪狂犬病毒基因组在潜伏感染中的时空表达[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谢西锋;银加强胶体金标记技术检测伪狂犬病毒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9 龙晓婷;伪狂犬病毒在潜伏感染猪体内的组织分布[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10 尹贻鑫;伪狂犬病毒沿神经元细胞轴突运输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伪狂犬病毒SA215-T的构建与神经传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7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