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三种常见蜜蜂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7-04-01 09:14

  本文关键词:三种常见蜜蜂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蜜蜂是重要的授粉昆虫,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蜜蜂黑蜂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 BQCV)、蜜蜂残翅病病毒(deformed wing virus, DWV)、蜜蜂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 virus, SBV)是常见并且对蜜蜂危害严重的蜜蜂病毒。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分子生物学、症状、免疫学等。但这些方法在仪器、技术等方面有特别的要求,实用性不强。因此针对BQCV、DWV、SBV建立一种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无需专用设备的实用性检测方法是有必要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在等温条件下,仅需要一个水浴锅在1h内就可完成反应,通过荧光染料即可观察结果,具有快捷、简便的特点。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BQCV-LAMP、DWV-LAMP、SBV-LAMP,验证特异性并与常规PCR技术对比验证敏感性,并分析其与PCR检测临床样本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1)建立并优化了BQCV-LAMP、DWV-LAMP、SBV-LAMP,优化后的BQCV-LAMP体系外、内引物比为1:3,甜菜碱浓度为0.8mmol/L, Mg2+浓度为2.0 mmol/L,在63℃条件下反应45 min; SBV-LAMP体系外、内引物比为1:2,甜菜碱浓度为0.6 mmol/L,Mg2+浓度为2.0 mmol/L,在63℃条件下反应45 min;DWV-LAMP体系外、内引物比为1:4,甜菜碱浓度为0.6 mmol/L, Mg2+;浓度为2.0 mmol/L,在63℃条件下反应60 min。2) BQCV-LAMP、DWV-LAMP、SBV-LAMP均只有对BQCV、DWV、SBV出现多梯形条带,特异性好。BQCV-LAMP的灵敏度可达86龟的RNA模板,常规PCR 8.6 pg的RNA模板,说明BQCV-LAMP的灵敏度比BQCV-PCR的要高100倍;SBV-LAMP的灵敏度可达93 fg的RNA模板,常规PCR 0.93 pg的RNA模板,说明SBV-LAMP的灵敏度比SBV-PCR的要高10倍;DWV-LAMP的灵敏度可达8.9 fg 的RNA模板,常规PCR 8.9 pg的RNA模板,说明DWV-LAMP的灵敏度比DWV-PCR的要高100倍.3)临床检测:用BQCV-LAMP方法检测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样本各20份,其中阳性数量分别为5和15,阳性检测率分别为25%和75%;PCR方法检测同样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样本,阳性数量分别为3和11,阳性检测率分别为15%和55%。SBV-LAMP方法检测20份中华蜜蜂样本,阳性数量分别为12,阳性检测率分别为60%;PCR检测同样20份中华蜜蜂样本,阳性数量分别为9,阳性检测率分别为45%。DWV-LAMP方法检测20份意大利蜜蜂样本,阳性数量分别为11,阳性检测率分别为55%;DWV-PCR方法检测同样20份意大利蜜蜂样本,阳性数量分别为7,阳性检测率分别为35%。BQCV-LAMP、DWV-LAMP、SBV-LAMP三种检测方法均比相应的常规PCR方法检测率高。
【关键词】:黑蜂王台病毒 囊状幼虫病毒 残翅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95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1 引言11-23
  • 1.1 蜜蜂三种病毒研究进展12-19
  • 1.1.1 蜜蜂病害12-13
  • 1.1.2 蜜蜂病毒的分类及其分子生物学13-15
  • 1.1.3 蜜蜂三种病毒的危害和发病特征15-17
  • 1.1.4 三种病毒的传播17-19
  • 1.1.5 三种病毒病的诊断方法19
  • 1.2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19-22
  • 1.2.1 LAMP技术原理20-21
  • 1.2.2 LAMP反应特点21
  • 1.2.3 LAMP的应用21-22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2-23
  • 2 材料和方法23-34
  • 2.1 材料23-26
  • 2.1.1 供试材料23
  • 2.1.2 主要试剂与配制23-25
  • 2.1.3 主要仪器25-26
  • 2.2 试验方法26-34
  • 2.2.1 引物设计与合成26-27
  • 2.2.2 蜜蜂RNA提取及cDNA的合成27-28
  • 2.2.3 LAMP检测蜜蜂三种病毒方法的建立28-29
  • 2.2.4 LAMP体系优化29-31
  • 2.2.5 扩增区域的克隆测序31-34
  • 2.2.6 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验证34
  • 2.2.7 临床样本的检测34
  • 3 实验结果34-56
  • 3.1 应用LAMP检测BQCV的研究结果34-42
  • 3.1.1 BQCV-LAMP反应体系的优化34-35
  • 3.1.2 BQCV-LAMP外引物的PCR反应与鉴定35-37
  • 3.1.3 LAMP与PCR的敏感性对比试验37-38
  • 3.1.4 可视化LAMP的特异性试验38-39
  • 3.1.5 临床样本的检测39-42
  • 3.2 应用LAMP检测SBV的研究结果42-49
  • 3.2.1 SBV-LAMP反应体系的优化42-44
  • 3.2.2 SBV-LAMP外引物的PCR反应与鉴定44-45
  • 3.2.3 LAMP与PCR的敏感性对比试验45-46
  • 3.2.4 可视化LAMP的特异性试验46-47
  • 3.2.5 临床样本的检测47-49
  • 3.3 应用LAMP检测DWV的研究结果49-56
  • 3.3.1 DWV-LAMP反应体系的优化49-51
  • 3.3.2 DWV-LAMP外引物的PCR反应与鉴定51-52
  • 3.3.3 LAMP与PCR的敏感性对比试验52-53
  • 3.3.4 可视化LAMP的特异性试验53-54
  • 3.3.5 临床样本的检测54-56
  • 4 讨论56-61
  • 4.1 关于LAMP引物设计的讨论56-57
  • 4.2 关于LAMP体系优化57-58
  • 4.3 关于LAMP产物验证58
  • 4.4 关于LAMP结果观察58-59
  • 4.5 BQCV-LAMP、SBV-LAMP、DWV-LAMP体系的优势59-60
  • 4.6 本研究的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继莲;;在欧洲蜜蜂病毒的研究[J];中国蜂业;2006年01期

2 陈大福;付中民;;蜜蜂病毒的传播方式[J];中国蜂业;2007年10期

3 张炫;陈彦平;和绍禹;;蜜蜂病毒学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12年05期

4 张炫;周丹银;和绍禹;;蜜蜂病毒病的检测与诊断[J];中国蜂业;2012年Z4期

5 萧佩蘅;蜜蜂病毒病(一)[J];中国养蜂;1996年01期

6 闫德斌;克什米尔蜜蜂病毒病[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9年19期

7 黄文诚;;蜜蜂病毒漫谈[J];蜜蜂杂志;2008年05期

8 杨令中;;蜜蜂病毒病研究综述(上)[J];蜜蜂杂志;1985年03期

9 刘 T.P.;吕效吾;吕爱民;;蜜蜂病毒病[J];中国养蜂;1992年01期

10 阿吉奥弗雷特;方月珍;;蜜蜂病毒病(译稿)[J];中国养蜂;197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大福;;蜜蜂病毒的传播方式[A];中国养蜂学会蜜蜂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大福;;蜜蜂病毒的传播方式[A];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产品、蜜蜂保护、蜜源与授粉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姚军;周婷;王强;;蜜蜂克什米尔病毒及其他病毒病检测的研究进展[A];中国养蜂学会蜜蜂保护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4 v缑谰

本文编号:280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80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0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