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染色体加倍及倍性鉴定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油菜染色体加倍及倍性鉴定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纯合品系(中双11、F009)、甘蓝型油菜杂交F1代(3828×0009、0009×3828)、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杂交F1代(0470x3383、0009×3383)为诱导加倍材料,以秋水仙素为主要化学诱导加倍试剂,使用植物组织培养和化学试剂诱导相结合的方法诱导上述材料染色体加倍;通过传统根尖细胞压片观察、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等方法,对加倍处理材料进行倍性鉴定比较,并对流式细胞术检测油菜染色体倍性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设置Omg/L、20mg/L、40mg/L、60mg/L、80mg/L五个浓度水平的秋水仙素梯度,在MS培养基上对受体材料种子进行加倍处理,记录并计算种子发芽率,存活率,加倍成功率,实验发现,实验材料随秋水仙素浓度的增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逐渐降低,而加倍成功率逐渐上升;确定浓度60mg/L为油菜种子在培养基上的加倍最适浓度。2.本实验中采用纯合甘蓝型油菜、杂交甘蓝型油菜、甘白种间杂交油菜三大类材料,通过实验发现,其中甘白种间杂交油菜对秋水仙素的耐受能力最强,有最高的发芽率、存活率和加倍成功率,是最适用于加倍的材料。3.采用传统根尖压片计数染色体条数方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法检测加倍处理材料染色体倍性,以根尖压片计数染色体方法为参考,确定流式细胞术检测油菜倍性的可靠性,并检测出三倍体甘白杂交油菜F1代成功加倍得到的六倍体油菜和四倍体杂交甘蓝型油菜F1代成功加倍得到的八倍体油菜。通过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油菜染色体方法,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油菜倍性检测的技术体系:检测所需最佳试剂配方:MOPS 20 mmol/L,柠檬酸钠30mmol/L, MgCl2 45 mmol/L, TritonX-1000.2%(V/V),β-巯基乙醇20ul/ml;检测样本最佳用量0.1g; DNA特异性染色液使用体积最佳为400u1、浓度最佳为100ug/ml、染色时间最佳为30min。4.通过对加倍后代植株的形态观察发现,加倍成功植株表现为茎秆变粗壮,植株矮化,叶片皱缩,花蕾变大,花瓣、柱头和花药也都变大,加倍成功油菜花期延后;不能正常结实的三倍体甘白杂交油菜经加倍为六倍体能够结实,四倍体经加倍为八倍体后结实率降低,但种子千粒重增加约70%。
【关键词】:油菜 染色体加倍 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术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65.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文献综述10-22
- 1.1 油菜多倍体育种的意义10-11
- 1.2 植物染色体加倍的方法11-14
- 1.2.1 自然多倍体的挖掘11
- 1.2.2 物理诱导加倍技术11-12
- 1.2.3 化学诱导加倍技术12-13
- 1.2.4 组织培养辅助染色体加倍技术13
- 1.2.5 原生质体培养及体细胞融合的染色体加倍方法13-14
- 1.3 化学诱导染色体加倍技术14-18
- 1.3.1 常用诱导试剂15
- 1.3.2 常用诱导方法15-16
- 1.3.3 诱导材料的选择16-17
- 1.3.4 处理浓度和时间17-18
- 1.4 染色体倍性鉴定方法18-21
- 1.4.1 利用多倍体植物的特征鉴定18-19
- 1.4.2 传统倍性鉴定方法19
- 1.4.3 流式细胞术倍性鉴定19-21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2
- 2 材料和方法22-27
- 2.1 材料22
- 2.2 加倍处理方法22-23
- 2.2.1 含秋水仙碱MS培养基制备22-23
- 2.2.2 生根培养基制备23
- 2.2.3 种子加倍处理23
- 2.2.4 经加倍处理种子发芽后处理23
- 2.3 染色体倍性鉴定23-26
- 2.3.1 流式细胞术检测23-25
- 2.3.2 根尖细胞压片观察25-26
- 2.4 加倍油菜后代细胞学及形态学观察26
- 2.4.1 花粉母细胞行为观察26
- 2.4.2 花粉活力26
- 2.4.3 形态学特征观察26
- 2.5 数据处理分析26-27
- 3 结果与分析27-47
- 3.1 化学试剂加倍效果27-31
- 3.1.1 不同秋水仙碱浓度下不同材料种子发芽率27-28
- 3.1.2 不同秋水仙碱浓度下不同材料存活率28-29
- 3.1.3 不同秋水仙碱浓度下不同材料加倍成功率29-31
- 3.2 秋水仙碱最适浓度筛选31-32
- 3.3 不同材料的加倍效果比较32-33
- 3.4 流式细胞鉴定技术研究33-36
- 3.4.1 最佳油菜样本用量33-34
- 3.4.2 最适裂解液配方34
- 3.4.3 DNA特异性染色液最适用量、浓度及染色时间34-36
- 3.5 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36-40
- 3.5.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36-38
- 3.5.2 根尖细胞观察38-40
- 3.6 加倍后代花粉活力及细胞学观察40-43
- 3.7 加倍处理后油菜形态特征43-47
- 3.7.1 秋水仙素对幼苗生长的影响43-44
- 3.7.2 秋水仙素处理后植株形态特征44-47
- 4 讨论47-52
- 4.1 加倍受体材料的选择47-48
- 4.2 秋水仙素对油菜染色体加倍效果分析48
- 4.3 组培技术与化学诱导技术的结合48
- 4.4 染色体倍性鉴定方法比较48-50
- 4.5 油菜染色体加倍的应用50-52
- 4.5.1 多倍体油菜材料的获得50
- 4.5.2 加倍后易产生快速稳定材料50
- 4.5.3 多倍体可以创造非整倍体50-51
- 4.5.4 染色体多倍体化克服远缘杂交不孕不实性51-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麦后种油菜粮饲双赢[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0年09期
2 ;什么是优质油菜品种?[J];青海农技推广;2000年02期
3 张冬晓;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1年04期
4 王友华,程辉,严德远;国内外优质油菜品种引种鉴定初报[J];中国种业;2002年04期
5 曾珩,杨新笋,夏松波,袁道仁;短生育期油菜品种引种比较及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03年03期
6 刘雷,郭丽华,高艾兰,王维新;“史力丰”油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3年10期
7 张海军,王庆南,童晓利,赵荷娟,周一波,吴紫鸢,陈润东;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品种评比试验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3年04期
8 ;国豪种业油菜品种简介[J];安徽农业;2004年03期
9 文方;麦后复种饲用油菜技术[J];现代农业;2004年09期
10 胡正军,田祖庆,张运胜,杨国富;油菜倒伏返花的预防措施[J];湖南农业;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伟丽;李伟;张爱香;陈怀谷;周益军;;油菜品种抗菌核病机理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傅廷栋;;油菜品种改良的现状与展望[A];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3 张毅;;油菜生产、市场与技术发展情况的思考[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4 牛静;曹燕红;耿明建;;硼对不同油菜品种镉吸收分配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邓平;吴明亮;官春云;罗海峰;汤楚宙;黄震;庞晓远;;测定油菜茎秆连接力的夹具设计[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孙刚;熊双莲;涂书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上不同油菜品种生长及重金属吸收和累积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魏芳;董绪燕;郭学兰;刘胜毅;陈洪;;油菜叶片受草酸侵染胁迫产生挥发物的富集及其生物学研究[A];中国第四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徐芳森;;油菜硼、磷、氮养分高效的生理机制[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刘铁梅;胡立勇;曹凑贵;刘铁芳;傅廷栋;;油菜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机理模型的研究[A];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10 傅廷栋;;油菜的遗传改良与生物柴油[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尚武 实习生 曾楚禹 陈茶香;“油菜西进计划”起步维艰[N];湖南日报;2005年
2 ;湖北育出新型超高产油菜[N];中华合作时报;2000年
3 ;我省秋播油菜品种推选提前启动[N];湖北科技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杨成志;星光农机:研制油菜机械 降低损耗是关键[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杨杰;油菜机械化:平淡中蕴含惊喜[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1年
6 唐兆权;高产油菜 农民盲目跟风种植有风险[N];四川科技报;2011年
7 记者 贾明;“青杂5号”油菜品种在蒙古国落地生根[N];青海日报;2013年
8 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 柳达 杨祖荣 杨光军;全面提高油菜生产水平(下)[N];湖北科技报;2005年
9 余宏章;油菜引种及栽培面临新问题[N];湖北科技报;2005年
10 泰州市作栽站供稿;油菜集约化配套生产技术(上)[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望远;油菜联合收获纵轴流脱离系统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2 吴崇友;齿带式油菜捡拾收获机设计与参数优化[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王映皓;新疆野生油菜种皮纹饰的遗传分析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4 李方球;油菜(Brassica napus)品种(系)与菌核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5 郑倩;油菜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基因分离及酶活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童晋;油菜柠檬酸合酶与柠檬酸裂解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7 艾育芳;早晚熟油菜成花机理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刘雄伦;新疆野生油菜与芸薹属物种种间亲缘关系及其进化地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9 石剑飞;品种和氮肥运筹对甘蓝型油菜氮素积累及精确施氮参数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0年
10 王冰山;Germin基因的克隆和人溶菌酶基因的合成及其在烟草和油菜中的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改改;不同种油菜芽苗根系对广佳安胁迫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宋万朵;湖北省核盘菌多样性及田间油菜花朵带菌率与菌核病发生关系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王杰;油菜BnSGS3基因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病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田真;高氮水平下γ-氨基丁酸对油菜和生菜硝酸盐代谢关键酶调控机理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振宇;油菜染色体加倍及倍性鉴定方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6 姜伟丽;油菜抗菌核病品种的筛选和抗性机理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曹燕红;不同硼效率油菜品种对硼的吸收和转运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8 牛静;硼、镉对不同油菜品种生长发育、镉吸收分配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吴素英;不同硼效率油菜品种硼吸收运转及细胞膜透性差异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邹伟;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油菜信息获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油菜染色体加倍及倍性鉴定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296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