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有机硒在不同土壤中转化初探

发布时间:2017-05-03 06:08

  本文关键词:有机硒在不同土壤中转化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硒是人和动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机硒是可以直接被人类吸收的安全硒源。土壤有效硒含量占不到总硒的10%,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有机硒转化为有效硒,源源不断地为植物生长提供硒营养。但有关有机硒在土壤中的转化机制至今不明。本文通过研究外源及内源两种不同有机硒源在土壤中的转化的研究,探讨了有机硒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特征及机制,分析了外源有机硒在土壤中转化及其对有效性的影响;初步探究了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有机硒转化的影响,为丰富有机硒的转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富硒小白菜施入土壤后,小白菜茎叶及根系干重分别较对照处理提高了10.7%和32.7%,地上茎叶部分硒含量为2.2±0.3μg/g,大于小白菜根的硒浓度;而富硒小麦秸秆施入土壤后,小白菜茎叶及根系的干重与对照相似,地上茎叶部分硒含量为0.4±0.04μg/g。两种含硒秸秆还田,均提高了土壤腐殖酸结合态硒的含量,其中富里酸硒占土壤总硒比例是对照处理的3-4倍,增加了潜在可利用态硒的含量,增加了土壤Se的有效性,提高了生长的小白菜的硒含量。其中,富硒小白菜处理的土壤可利用态硒含量占21%,潜在可利用态硒含量占44%,比其他处理土壤更具有生长硒含量适合的富硒植物的潜力。总的来说,非富硒土壤中施入富硒小白菜,不仅提高土壤及植物中硒含量,且植物中硒含量不会过高造成硒中毒,且增加了土壤硒的潜在生物有效性。2.不同含硒土壤的培养过程中,都存在富里酸硒和配位交换态硒之间的转化。在测定的十八种土壤中,水溶态硒的含量占总硒的比例最低。酸性土壤中,粘粒含量越高,对土壤硒的吸附越大。在山东、河南、河北三种不同含硒量潮土的培养过程中,高pH山东潮土中硒形态的转化不受硒含量的限制,而pH较低的河南、河北潮土中硒形态的转化在高硒时不活跃。重庆紫色土和沈阳棕壤的比较发现,相同pH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小时,其对富里酸硒和配位交换态硒之间转化的影响较小。云南赤红壤、安徽黄棕壤、江苏乌栅土三种土壤在不同的硒处理中,胡敏酸硒含量大于富里酸硒含量,三种土壤的有效硒含量较低。3.对不含有效硒的不同含硒土壤进行培养,表明土壤中有机硒的转化是生物化学反应,需要微生物的参与。pH含量较高的土壤,在培养后有效硒含量较高。碳酸钙含量,影响其他形态硒向配位交换态硒的转化。添加碳氮作为促进微生物生长活动的因子,在不同土壤硒形态的转化过程中并没有促进不可利用态硒向可利用态硒及潜在可利用态硒的转化。在对全国十八种不同含硒土壤的培养过程中发现,在所有的土样中均存在富里酸硒和有效硒之间的转化。
【关键词】:有机硒 外源硒 硒形态 转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53.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18
  • 1.1 选题目的及立题依据11-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1 外源硒的吸收转运13
  • 1.2.2 土壤中不同形态硒13-15
  • 1.2.3 土壤中的有机硒15-16
  • 1.3 研究内容16-17
  • 1.3.1 外源有机硒在土壤中的转化16
  • 1.3.2 含硒土壤的有机硒形态的转化研究16-17
  • 1.3.3 内源有机硒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17
  • 1.4 技术路线17-18
  • 第二章 两种有机硒源对小白菜硒吸收和土壤有机硒形态转化的影响18-28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19-21
  • 2.1.1 材料19
  • 2.1.2 试验设计19-20
  • 2.1.3 测定指标和方法20
  • 2.1.4 质量控制和数据处理分析20-21
  • 2.2 结果与分析21-25
  • 2.2.1 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21
  • 2.2.2 不同外源硒对小白菜硒吸收及转运的影响21-22
  • 2.2.3 土壤中不同硒形态分配比例22-23
  • 2.2.4 土壤中不同硒形态之间的转化23-25
  • 2.3 讨论25-27
  • 2.4 小结27-28
  • 第三章 全国十八种含硒土壤中硒的形态转化研究28-43
  • 3.1 材料与方法28-30
  • 3.1.1 试验材料28
  • 3.1.2 试验设计28
  • 3.1.3 测定指标和方法28
  • 3.1.4 数据处理分析28-30
  • 3.2 结果分析30-40
  • 3.2.1 不同的酸性土壤中硒形态的变化30-32
  • 3.2.2 弱酸性及中性土壤中硒形态的变化32-34
  • 3.2.3 弱碱性土壤中硒形态的变化34-37
  • 3.2.4 潮土及强碱性土壤中硒形态的变化37-40
  • 3.3 讨论40-41
  • 3.4 小结41-43
  • 第四章 内源有机硒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机制43-64
  • 4.1 材料与方法43-44
  • 4.1.1 试验材料43
  • 4.1.2 试验设计43-44
  •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44
  • 4.1.4 数据处理分析44
  • 4.2 结果与分析44-62
  • 4.2.1 酸性土壤中有机硒的转化44-49
  • 4.2.2 弱酸性及中性土壤中有机硒的转化49-52
  • 4.2.3 碱性土壤中有机硒的转化52-58
  • 4.2.4 潮土及强碱性土壤中有机硒的转化58-62
  • 4.3 讨论62-63
  • 4.4 小结63-64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64-66
  • 5.1 主要结论64
  • 5.1.1 两种有机硒源对小白菜硒吸收和土壤有机硒形态转化的影响64
  • 5.1.2 全国十八种含硒土壤中硒的形态转化研究64
  • 5.1.3 内源有机硒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机制64
  • 5.2 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75
  • 致谢75-77
  • 作者简介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达,于君宝,张学林;黄土高原土壤中硒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J];地理科学;2000年05期

2 侯少范,李德珠,王丽珍,王五一,谭见安;暖温带地理景观中土壤硒的分异特征[J];地理学报;1992年01期

3 廖金凤;海南省土壤中的硒[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年02期

4 葛晓立,张光弟,张绮玲,张忠,罗代洪,刘新平,C.C.Johnson,F.M.Fordyce,J.D.Appleton,王元,吉富泉;张家口地区土壤硒形态分布及其植物有效性初步研究[J];地质地球化学;1998年02期

5 廖金凤;土壤环境中的硒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2年03期

6 陈思杨;江荣风;李花粉;;苗期小麦和水稻对硒酸盐/亚硒酸盐的吸收及转运机制[J];环境科学;2011年01期

7 秦海波;朱建明;李社红;雷磊;尚林波;;环境中硒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8年02期

8 唐玉霞;王慧敏;杨军方;吕英华;;河北省冬小麦硒的含量及其富硒技术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11年02期

9 段云青;雷焕贵;;小白菜富集Cd能力及对土壤Cd污染修复的能力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S2期

10 昝亚玲;王朝辉;Graham Lyons;;不同轮作体系土壤残留硒锌对小麦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松山;土壤中硒形态和价态及生物有效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有机硒在不同土壤中转化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42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5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