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硕士论文 >

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03 06:04

  本文关键词: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通过监测养殖环境中水质变化、细菌数量变化和对虾生长指标,研究了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1添加甘蔗渣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分别向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水体中添加芽孢杆菌(对照组)、芽孢杆菌+粉碎甘蔗渣(蔗渣粉碎组)、芽孢杆菌+粉碎-蒸煮甘蔗渣(蔗渣粉碎-蒸煮组),检测养殖环境中的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水体中总菌数、水体中絮团含量和对虾生长指标,评估添加甘蔗渣和芽孢杆菌对虾生长及养殖环境的影响。60d的养殖结果表明,养殖前期蔗渣粉碎组、蔗渣粉碎-蒸煮组的氨氮(TA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甘蔗渣和芽孢杆菌的添加能够提高水体中生物絮团含量,养殖10d以后,蔗渣粉碎组、蔗渣粉碎-蒸煮组的生物絮团含量分别维持在6.3-20mL/L、8.3-30mL/L,各时期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维持在2.7-8.3 mL/L) (P0.05);蔗渣粉碎组、蔗渣粉碎-蒸煮组收获时对虾平均体重分别为8.56±0.21g、8.84±0.26g,显著大于对照组(7.66±0.40g)(P0.05)。因此,向对虾养殖环境中添加经粉碎处理的甘蔗渣(500g/m2)和芽孢杆菌(104cfu/mL),能减少TAN积累,促进生物絮团形成和对虾生长,具有积极的作用。2悬浮絮团发生装置的构建、参数优化与应用效果评估为定向培育生物絮团和调控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构建了悬浮絮团发生装置,装置内甘蔗渣的适宜添加量为1kg,适宜充气量为9 L/min,液体内循环速度为0.22 m/s,内循环流量为166L/min。在水槽中使用装置,添加红糖和氯化铵,设计对照组、加菌组、加蔗渣组、加菌和蔗渣组等4个处理组,监测水质指标与细菌数量,评估装置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在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方面,加蔗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加菌和蔗渣组前期显著高于加菌组(P0.05),这可能是因为甘蔗渣为芽孢杆菌提供了附着基,有利于其生长;加蔗渣组、加菌和蔗渣组的氨氮浓度在实验前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加蔗渣组、加蔗渣和菌组实验结束时水体中生物絮团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加菌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悬浮絮团发生装置中添加甘蔗渣和芽孢杆菌,能有效促进水体中生物絮团的形成,有效维持和增加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等营养物质的浓度水平。3使用悬浮絮团发生装置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效果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使用悬浮絮团发生装置,设置空白对照组(未使用装置)、芽孢杆菌组、产纤维素酶菌组、芽孢杆菌和产纤维素酶菌共同添加组等处理,检测养殖环境中水质指标、细菌数量和对虾生长指标,评估添加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8周的实验结果表明,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能促进生物絮团的形成,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浓度,芽孢杆菌组、产纤维素酶菌组、共同添加组氨氮浓度在实验前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亚硝态氮浓度则在实验中后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物絮团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能增加和维持水体中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改善养殖环境,促进对虾生长,提高对虾产量,降低饵料系数,芽孢杆菌组、共同添加组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产纤维素酶菌组(P0.05);芽孢杆菌组、产纤维素酶菌组、共同添加组弧菌数量在实验后期都低于对照组,对虾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换水比例也较对照组低30%。4悬浮絮团发生装置在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中的应用向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环境中添加甘蔗渣悬浮颗粒与芽孢杆菌,设置不同密度梯度(6万庙与16万/亩),各处理组为对照组6、蔗渣和菌组6、对照组16、蔗渣和菌组16,通过测定水质指标、细菌数量和对虾生长指标,评估对对虾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各组生物絮团含量都维持在较低水平,各养殖密度条件下添加蔗渣和菌组都大于相应对照组,这说明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对水体中生物絮团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蔗渣和菌组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分别大于相应对照组,弧菌数量在实验后期要低于相应对照组,原因可能是甘蔗渣悬浮颗粒的添加,为芽孢杆菌提供了大量的附着基,有效增加了水体中芽孢杆菌数量,抑制了有害弧菌。蔗渣和菌组6的产量为325kg/亩,亩产比对照组6高100kg,成活率59.58%,比对照组6高13.83%,蔗渣和菌16组最终产量为381千克/亩,对照组16产量为104.5千克/亩,仅为蔗渣和菌组产量的27.42%。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悬浮絮团发生装置 甘蔗渣悬浮颗粒 水质 细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68.22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5
  • 引言15-16
  • 第一章 研究综述16-25
  • 1 我国对虾养殖现状16-18
  • 1.1 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16
  • 1.2 对虾养殖模式16-17
  • 1.3 对虾养殖业所面临的问题17-18
  • 2 影响对虾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18-21
  • 2.1 水温、盐度、pH、溶解氧19-20
  • 2.2 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20
  • 2.3 叶绿素a、总碱度20-21
  • 3 甘蔗渣和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21-23
  • 3.1 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21-22
  • 3.2 甘蔗渣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22-23
  • 4 本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23-25
  • 第二章 添加甘蔗渣和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25-33
  • 前言25-26
  • 1 材料与方法26-27
  • 1.1 实验设计26
  • 1.2 数据监测26-27
  • 1.3 数据处理27
  • 2 实验结果27-31
  • 2.1 养殖水体中水质指标监测结果27-30
  • 2.2 水体中总菌(TB)密度的变化30
  • 2.3 对虾的生长和换水比例30-31
  • 3 讨论31-32
  • 4 小结32-33
  • 第三章 悬浮絮团发生装置的构建、参数测定与效能研究33-46
  • 前言33
  • 1 悬浮絮团发生装置的构建33-34
  • 2 甘蔗渣的处理与性状34-37
  • 2.1 甘蔗渣的粒径分析与确定34-35
  • 2.2 甘蔗渣的比表面积35-37
  • 3 悬浮絮团发生装置的主要参数37-39
  • 3.1 甘蔗渣的相对适宜添加量37-38
  • 3.2 最小充气量和适宜充气量38
  • 3.3 液体内循环速度38-39
  • 4 悬浮絮团发生装置效能研究39-46
  • 4.1 材料与方法39-40
  • 4.2 实验结果40-44
  • 4.3 讨论44-45
  • 4.4 小结45-46
  • 第四章 使用悬浮絮团发生装置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效果46-57
  • 前言46-47
  • 1 材料与方法47-48
  • 1.1 实验设计47
  • 1.2 数据监测47
  • 1.3 数据分析47-48
  • 2 实验结果48-54
  • 2.1 养殖水体中水质指标监测结果48-50
  • 2.2 养殖水体中细菌密度的变化50-53
  • 2.3 对虾生长指标53-54
  • 3 讨论54-56
  • 3.1 添加甘蔗渣悬浮颗粒对细菌数量的影响54
  • 3.2 添加甘蔗渣悬浮颗粒对水质的影响54-56
  • 3.3 添加甘蔗渣悬浮颗粒对对虾生长的影响56
  • 4 小结56-57
  • 第五章 悬浮絮团发生装置在凡纳滨对虾高位池养殖中的应用57-66
  • 前言57
  • 1 材料与方法57-58
  • 1.1 实验设计57-58
  • 1.2 数据监测58
  • 2 结果58-63
  • 2.1 水质指标58-61
  • 2.2 细菌指标61-63
  • 2.3 对虾生长指标63
  • 3 讨论63-65
  • 4 小结65-66
  • 全文总结66-67
  • 参考文献67-74
  • 致谢74-75
  • 个人简历75
  • 学术成果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远;用甘蔗渣配制低成本虾饵料[J];农村百事通;2003年24期

2 ;废弃甘蔗渣可作虾饵料[J];饲料世界;2006年03期

3 蒋再学;黄菊;王倩;;甘蔗渣在饲料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年01期

4 李宗文;;甘蔗渣栽柳树菌[J];食用菌;1982年01期

5 平远;用甘蔗渣改良碱性土壤[J];世界农业;1987年07期

6 王允圃;李积华;刘玉环;曾稳稳;杨柳;阮榕生;刘成梅;万益琴;;甘蔗渣综合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6期

7 ;甘蔗渣栽培银耳[J];食用菌科技;1983年01期

8 杨丽涛;;用处理过的甘蔗渣喂羊[J];甘蔗糖业;1990年04期

9 张肇富;新型的甘蔗渣饲料[J];饲料研究;1998年05期

10 王敏;新型的甘蔗渣饲料[J];饲料研究;199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年方;陈水挟;;甘蔗渣基螯合纤维的制备及其对汞离子的吸附[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2 池汝安;余军霞;张越非;苏秀珠;;改性甘蔗渣对阳离子染料废水的处理[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3 刘娟娟;谌凡更;冯觉纯;;由甘蔗渣液化制备用于聚氨酯生产的多元醇[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4 王清萍;金晓英;陈祖亮;;甘蔗渣对Pb~(2+)和Cu~(2+)的吸附[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王清萍;金晓英;施秀兰;林晨;陈祖亮;;甘蔗渣对Pb~(2+)和Cu~(2+)的吸附动力学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熊佰炼;张进忠;;改性甘蔗渣吸附Cd~(2+)和Cr~(3+)的特征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黄元波;郑志锋;周玲;杨晓琴;;两种生物质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保平;印度力推甘蔗渣发电[N];中国煤炭报;2004年

2 张保平;度发电“瞄准”甘蔗渣[N];经理日报;2004年

3 平远;甘蔗渣可预防鸡病[N];四川科技报;2003年

4 平远;甘蔗渣预防鸡病[N];农民日报;2003年

5 记者 张新生;巴西开发出用甘蔗渣生产碳纤维新技术[N];科技日报;2012年

6 ;用含糖秸杆制造可降解的一次性食品、卫生用具的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4年

7 记者 马晓燕 通讯员 王淳;垃圾有偿收集受欢迎[N];嘉兴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梁枫;该给蔗渣许个怎样的未来[N];中国纺织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乐;海南香蕉茎杆和甘蔗渣收集模式与资源化利用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2 温键;甘蔗渣降解菌的应用研究及其功能基因的克隆表达[D];集美大学;2015年

3 张硕;玉米芯和甘蔗渣发酵过程中稳定性相关成分及结构的动态变化[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陈庆;改性甘蔗渣吸附水中镉和铅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叶建勇;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李艳峰;离子液体再生甘蔗渣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7 周鹏飞;综合利用甘蔗渣制备低聚木糖和燃料乙醇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4年

8 齐亚凤;改性甘蔗渣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行为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年

9 程镜蓉;嗜热厌氧菌降解甘蔗渣及产氢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陈拓;甘蔗渣直燃利用过程中碱金属迁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甘蔗渣悬浮颗粒和芽孢杆菌的添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和养殖环境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42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0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