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高寒草地秃斑块分布格局及土壤养分空间变异
发布时间:2021-12-19 09:44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趋势,已经严重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其中三江源区大面积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出现和扩张最为严重,而秃斑块的出现是黑土滩退化草地形成的重要特征,秃斑块产生和扩大,最终导致黑土滩形成。因此开展秃斑块的研究对认识黑土滩形成机理有重要科学参考。该研究在三江源区选择典型滩地(MQ1、MQ2、MQ3)和坡地(DR1、DR2、DR3)的秃斑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生态、地质统计学、分形几何和GIS等方法,分析了退化草地中秃斑块的空间分布格局、土壤理化指标在局域尺度上的空间变异特征。结合地上植被的群落学特征,探讨了秃斑块-土壤-植被系统在滩地、坡地地形上黑土滩退化草地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无人机获取秃斑块分布区正射影像图,在MQ1、MQ2、MQ3三块样地中分别提取到304、352、677个斑块,MQ1样地以大斑块(>5 m2)分布为主,MQ2样地以中斑块(1-5 m2)为主,而MQ3样地以小斑块(<1 m2)为主。(2)在滩...
【文章来源】: 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斑块研究进展
1.2.1 斑块的相关概念、特征及类型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
1.3.1 土壤空间变异性的研究方法
1.3.2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样地选取及采样点布设
2.2.2 土壤样品采集与植被调查
2.2.3 土壤样品测定方法
2.2.4 秃斑块格局研究方法
2.3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秃斑块空间分布格局
3.1.1 秃斑块信息的提取
3.1.2 秃斑块的组成结构
3.1.3 秃斑块的形状特征
3.1.4 秃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植被群落特征
3.2.1 滩地中秃斑块样地的植物群落特征比较
3.2.2 坡地上秃斑块样地的植物群落特征比较
3.3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3.3.1 土壤质地
3.3.2 土壤理化性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3.3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性
3.3.4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空间插值图
3.4 土壤养分、植被与秃斑块分布的关系
3.4.1 土壤养分与秃斑盖度空间插值图对比分析
3.4.2 秃斑块存在与否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
3.4.3 植被群落特征与秃斑块分布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高寒草地退化过程中秃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
4.1.1 秃斑块信息提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分析
4.1.2 退化高寒草地中秃斑块组成结构、面积、周长特征
4.1.3 退化高寒草地中秃斑块的分形特征
4.2 退化高寒草地中植被群落变化特征
4.3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
4.3.1 土壤质地
4.3.2 土壤养分指标
4.3.3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统计学农田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J]. 张舜凯,刘继龙,刘海岳. 湖北农业科学. 2019(15)
[2]黄河源区人工草地植被群落和土壤养分变化 [J]. 孙华方,李希来,金立群,张静,李清德.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3)
[3]高寒区草地-家畜优化配置研究——以青海省玛沁县1牧户为例 [J]. 孙金金,焦婷,李亚娟,王芳,汪鹏斌,鱼小军. 草地学报. 2019(03)
[4]西南地区草地群落灌木植物盖度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 [J]. 薛晶月,王丽华,谢雨,高景,贺俊东,吴彦. 植物生态学报. 2019(04)
[5]黑土区县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J]. 杜可,王乐,张淑香,雷秋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6)
[6]云南乌蒙山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海拔梯度分布规律 [J]. 谢红花,李超,钱晔,李文峰. 中国农学通报. 2019(08)
[7]1956—2015年达日县气温变化趋势与周期分析 [J]. 王鹤,赵占秀,王晓雍.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8)
[8]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稻田土壤养分与重金属空间变异 [J]. 杨之江,陈效民,景峰,郭碧林,林高哲.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6)
[9]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及其生态恢复近10年研究进展——兼论三江源生态恢复问题 [J]. 尚占环,董全民,施建军,周华坤,董世魁,邵新庆,李世雄,王彦龙,马玉寿,丁路明,曹广民,龙瑞军. 草地学报. 2018(01)
[10]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的农田作物分类方法比较 [J]. 郭鹏,武法东,戴建国,王海江,徐丽萍,张国顺.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3)
博士论文
[1]草甸草原不同退化程度下植被与土壤特征与指示度研究[D]. 乌仁其其格.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辽西北风沙地改良利用区表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D]. 吕向楠.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
[2]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地毒杂草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根系分泌物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D]. 贾甜华.兰州大学. 2019
[3]山西河曲坝地土壤养分的地统计学空间分布特征[D]. 冯建宁.山西农业大学. 2018
[4]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储量空间变异特征研究[D]. 戴巍.浙江农林大学. 2018
[5]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吕韶利.兰州大学. 2018
[6]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氮磷比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D]. 李泽楠.兰州大学. 2018
[7]高寒草甸土壤裂缝形成原因及其生态学影响评估研究[D]. 牛钰杰.甘肃农业大学. 2017
[8]乐陵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D]. 石波.山东农业大学. 2016
[9]退化梯度上高山草甸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D]. 盛芝露.云南大学. 2015
[10]基于MATLAB GUI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设计[D]. 李磊.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4194
【文章来源】: 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斑块研究进展
1.2.1 斑块的相关概念、特征及类型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土壤性质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
1.3.1 土壤空间变异性的研究方法
1.3.2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2.1 样地选取及采样点布设
2.2.2 土壤样品采集与植被调查
2.2.3 土壤样品测定方法
2.2.4 秃斑块格局研究方法
2.3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秃斑块空间分布格局
3.1.1 秃斑块信息的提取
3.1.2 秃斑块的组成结构
3.1.3 秃斑块的形状特征
3.1.4 秃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
3.2 植被群落特征
3.2.1 滩地中秃斑块样地的植物群落特征比较
3.2.2 坡地上秃斑块样地的植物群落特征比较
3.3 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3.3.1 土壤质地
3.3.2 土壤理化性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3.3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性
3.3.4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空间插值图
3.4 土壤养分、植被与秃斑块分布的关系
3.4.1 土壤养分与秃斑盖度空间插值图对比分析
3.4.2 秃斑块存在与否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
3.4.3 植被群落特征与秃斑块分布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高寒草地退化过程中秃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
4.1.1 秃斑块信息提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分析
4.1.2 退化高寒草地中秃斑块组成结构、面积、周长特征
4.1.3 退化高寒草地中秃斑块的分形特征
4.2 退化高寒草地中植被群落变化特征
4.3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
4.3.1 土壤质地
4.3.2 土壤养分指标
4.3.3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地统计学农田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 [J]. 张舜凯,刘继龙,刘海岳. 湖北农业科学. 2019(15)
[2]黄河源区人工草地植被群落和土壤养分变化 [J]. 孙华方,李希来,金立群,张静,李清德.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3)
[3]高寒区草地-家畜优化配置研究——以青海省玛沁县1牧户为例 [J]. 孙金金,焦婷,李亚娟,王芳,汪鹏斌,鱼小军. 草地学报. 2019(03)
[4]西南地区草地群落灌木植物盖度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 [J]. 薛晶月,王丽华,谢雨,高景,贺俊东,吴彦. 植物生态学报. 2019(04)
[5]黑土区县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J]. 杜可,王乐,张淑香,雷秋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6)
[6]云南乌蒙山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海拔梯度分布规律 [J]. 谢红花,李超,钱晔,李文峰. 中国农学通报. 2019(08)
[7]1956—2015年达日县气温变化趋势与周期分析 [J]. 王鹤,赵占秀,王晓雍.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8)
[8]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稻田土壤养分与重金属空间变异 [J]. 杨之江,陈效民,景峰,郭碧林,林高哲.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6)
[9]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及其生态恢复近10年研究进展——兼论三江源生态恢复问题 [J]. 尚占环,董全民,施建军,周华坤,董世魁,邵新庆,李世雄,王彦龙,马玉寿,丁路明,曹广民,龙瑞军. 草地学报. 2018(01)
[10]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影像的农田作物分类方法比较 [J]. 郭鹏,武法东,戴建国,王海江,徐丽萍,张国顺.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3)
博士论文
[1]草甸草原不同退化程度下植被与土壤特征与指示度研究[D]. 乌仁其其格.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辽西北风沙地改良利用区表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D]. 吕向楠.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
[2]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地毒杂草植物根际微生物与根系分泌物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D]. 贾甜华.兰州大学. 2019
[3]山西河曲坝地土壤养分的地统计学空间分布特征[D]. 冯建宁.山西农业大学. 2018
[4]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储量空间变异特征研究[D]. 戴巍.浙江农林大学. 2018
[5]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吕韶利.兰州大学. 2018
[6]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氮磷比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D]. 李泽楠.兰州大学. 2018
[7]高寒草甸土壤裂缝形成原因及其生态学影响评估研究[D]. 牛钰杰.甘肃农业大学. 2017
[8]乐陵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D]. 石波.山东农业大学. 2016
[9]退化梯度上高山草甸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D]. 盛芝露.云南大学. 2015
[10]基于MATLAB GUI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设计[D]. 李磊.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4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354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