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发表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发布日期: 2013-07-11 发布:
2013年第8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给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探析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及其实现途径,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高校 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它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介质,利用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1]其主要形式有搜索引擎、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互联网、博客(Blog)/微博、QQ、MSN、EMAIL、论坛(BBS)、手机短信(彩信)/飞信等新媒体形式。[2]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先进,,接受新生事物速度最快的群体之一,新媒体一出现就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3]然而,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认识方式、思维模式、政治参与、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4]
主体间性又称交互主体性,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一种消解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哲学。[5]基于对当代西方哲学主体性教育模式的反思,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则普遍提倡“去中心”的概念,进而提出了对话式的“主体间性教育”。[6]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7]当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注重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忽略了受教育者自身个性全面发展的个体性功能。[8]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应通过新媒体这个平台努力改革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努力实现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从而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的应用给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新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依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采取高校相关部门领导及教师课堂灌输的形式来完成。随着新媒体的应用和高校开放程度的提高,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或者直接利用一些新兴媒介,如博客、微博、论坛、短信和飞信等。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由性,它虽然丰富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但高校由于缺乏对学生海量信息传播的管理与监控,导致一些不良信息(色情、暴力或诈骗)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使得大学生网瘾人数增多、价值判断标准扭曲、校园暴力频发和犯罪率升高等,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给传统的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增添了巨大的压力,迫切要求改变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二)新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根据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几乎全部的大学生都上网且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作为新技术、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前沿阵地,高校必须顺应这一发展趋势。[9]然而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明显滞后于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要求,如现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道德和法律教育,特别是缺乏针对互联网交流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滞后性的这种状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缺乏针对性,缺乏时代感,无法深入人心,无法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10]致使大学生与新媒体相关的许多伦理道德问题与思想问题已经开始暴露出来,一些大学生传播黄色淫秽电影、网上散布或者转发不实言论和污蔑国家制度等案例屡见不鲜,还有某些西方社会思潮披着科学和进步的外衣通过新媒介不断涌入我国,实质上却是在否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成严重的挑战。
(三)新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着、发动者和管理者,具体来说则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制作、控制和传播信息,引导学生客观的有选择的接受信息的个人或者团体,更多的是指高校内的各级党组织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虽然新媒体的利用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有利于高校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但是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意思浓厚、新媒体意识淡薄和新媒体技术使用水平落后等,也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权威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单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方面来看,在新媒体时代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及思想解放程度不高的现象,他们一般习惯于单纯地讲授知识或者照本宣科地阐述理论的合理性,缺乏对新媒体时代现实问题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给学生一个说服力强且具有权威的形象,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不利于高校教师个人的素养的提升。
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理念
主体间性强调把自我不能看成彼此孤立的个体,而是看成与其他主体的共在,它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1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基础上的现代修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新确立和超越,由单极主体性走向交互主体性。[12]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但究其本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理念:
(一)主体平等性的教育理念
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主体平等性的教育理念是现代大学教育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观,它强调平等主体在理解基础上的互动交往、沟通交流与协调互补,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从表面上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其实高校的思想教育和理论课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与目标都是大学生,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效果都是以学生为载体表现出来的,大学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一。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之一就是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该具有主体平等的意识,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相互之间尊重平等的人格和话语权,特别是教师更应该通过新媒介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支持并鼓励学生的正确想法,在民主与平等的基础上广泛的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树立牢固的教师和学生为共同主体的教育理念,为新媒体时代民主性和平等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讨论互动性的教育理念
大卫·布瑞基斯(DavidBridges)认为讨论不仅会扩展参与者的知识面,并且能够增强其理解力和判断力。而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洛迪(RichardRorty)认为把学生聚集到一起进行讨论互动,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给学习与生活中的诸多事物赋予更多的含义,从而进行更好的改进,这种行为至少可以看作是教师一种职业道义上的努力。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不管是讨论,还是交谈与对话,若要使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就应当使他们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计算机、手机等的广泛利用,增强了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内外的交流互动。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其内涵就包括师生共同商议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根据新的体验和新的想法重新认识问题,来增强他们之间的信任感,这样学生就不会再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的内容。
(三)非课堂体验性教育理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课堂理论学习,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堂教育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对于各类知识和各种问题的追索。而非课堂体验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丰富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平台或者校园微博布置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开放性的可以由教师或者学生通过组织、讨论而共同完成的学习项目。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正好利用这个契机,通过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体,帮助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治方向和信念,增强他们识别各种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从而促进他们思想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高校应重视新媒体非课堂教育途径在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最终来帮助大学生全面的发展。
(四)隐性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之一,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态系统中共同展现着自身的生命价值,在充分发掘自己的生命潜能中共同生长、共同进步。而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在新媒体时代,主体间性理论的出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带来了的曙光,其不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打破了教师与学生力量不平衡的状态,使两者回到了平等的地位,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也使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感受到新媒体时代隐性教育无处不在,如学生通过手机杂志或者手机报纸的方式关注社会焦点事件并进行跟帖评论,无形当中就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个时刻,高校老师再加以引导和监督,学生们的正能量很容易就能释放出来。
四、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在新媒体时代要想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迫切需要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因这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建立更加有利于传播和塑造先进的政治文化;更加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也更加有利于推动政治发展。[13]但在新媒体时代如何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情形,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教育主体平等交往互动的关系
不可否认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体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他们之间存在着两种关键的交往互动关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这种主体间的平等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突破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局面,以自由平等的方式让双方之间的不同思想观念、知识智慧和价值立场有一个自由、理性讨论的公共空间,使教与学最终在平等的基础上加深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气息。随着新媒体在高校师生中的广泛应用,无形当中这两种交往互动关系逐步增进,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广大学生传授或者发布各种学习与生活信息,而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校园网络平台向老师请教一些学习、心理、就业和生活方面的事项。因此,新媒体作为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传播沟通载体,在今后应更加重视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建立教育主体平等交往互动关系。
(二)利用新媒体平台,丰富思政教学内容且创新教育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数量和速度得到空前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它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进入高校后给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和广泛性等特点,为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也给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如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寻找一些新的内容补充到学生课堂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近年来,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越来越多的被提起,特别是受到越来越多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他们认为新媒体给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条件,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更多的运用互联网技术讲授知识,并且可以通过新媒体多渠道与学生们交流沟通。因此,新媒体不仅为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改革环境,而且还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所以应利用好这个平台来不断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和创新教育方法。
(三)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非课堂与非课程教育的方式
加强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已成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新媒体为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它不仅为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丰富了新的内容,同时也促使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有创新意识,在新的环境中探索新途径。在新媒体时代,整合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优化非课堂与非课程教育活动的范围,建设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课堂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为非课堂与非课程教育具有丰富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能够从机制、功能和内容上科学设计教育活动,还可以创新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因此,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校园文化氛围、社团组织和社会实践等非课程途径在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开拓新途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四)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向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人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存在,那么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扎根于生活世界。[14]这就要求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摒弃传统的抽象化、概念化灌输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视域融合,探究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生活化路径,只有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才能为提高受教育者的生活质量服务,才能逐步引导受教育者确立良好的生活方式。[15]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独立性与价值判断选择性明显增强,他们喜欢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而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育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并不能帮助学生去了解这些问题与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的状况,实现对现实生活和以人为本的回归,更加贴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更加贴近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使师生在现实生活中反思问题和感悟自己,提升认知人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把为人处世的道理转化为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习惯,能够更好的为现实生活服务。因此,必须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推动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向生活,来实现大学生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
[2]韩树海.对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2
[3]阚宝奎.借助新媒体技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5):95
[4]马志同.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22
[5]龚涛,董建军.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社会科学家,2011,(11):126
[6]魏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主体间性教育[J].成功(教育),2010,(4):201
[7]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9
[8]侯菲菲,陈树文.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黑河学刊,2012,(5):96
[9]柴文学,贾小兵,张锐.关于利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工作的体会[J].中国电力教育,2012,(245):121
[10]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27
[11]李青.主体间性理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启示[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14
[12]蒋平.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百色学院学报,2012,(1):131
[13]朱松柏.基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建构与功能[J].理论月刊,2012,(4):163
[14]陈倩.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3):114
[15]熊宝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践路径探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0,(5):150
(作者单位:1.重庆医科大学党委 重庆,2.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重庆)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7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157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