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良知在道德认知中的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15:03

  本文关键词:良知在道德认知中的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德性的教育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领域。现代人在汲取科技文明的便利之时,精神上没有走上与之相称的文明高度。面对学者提出的精神荒芜、信仰缺失现象,我们试图通过对比中国传统哲学来进行反思。中国传统哲学所倡导的人格教化和修齐治平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可借鉴吸收的文化资源。文章以良知为切入视角研究道德认知,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展开深入的探索。对良知与道德认知具体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良知对道德认知的类化功能、矫正功能,同时也可以对良知与道德认知相背离的现象做出解释,最终探索出一条以良知为基础的道德培养途径。本文采用了文献法、理论分析法、学科交叉法、定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全文的构成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良知与道德认知的内涵、本质、特征、道德认知的形成过程以及良知与道德认知的关系;第三部分介绍了良知对道德认知的类化、迁移、矫正功能;第四部分介绍了良知在道德认知中功能的发生机制;第五部分主要从“存养”与“居敬”、省察与克制以及日用常行之中修炼道德行为几个方面探索了以良知为基础的道德培养途径。
【关键词】:良知 道德认知 类化功能 迁移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8-9
  • (一) 选题缘由8
  • (二) 选题意义8-9
  • 二、研究综述9-13
  • (一) 国外研究综述9-11
  • (二) 国内研究综述11-13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3-15
  • (一) 研究思路13
  • (二) 研究方法13-15
  • 第一章 良知与道德认知15-28
  • 一、良知15-18
  • (一) 良知的形成16
  • (二) 良知的内涵与本质16-17
  • (三) 良知的特征17-18
  • 二、道德认知18-21
  • (一) 道德认知的内涵与本质18
  • (二) 道德认知的形式18-20
  • (三) 道德认知的过程20
  • (四) 道德认知的基础20-21
  • (五) 道德认知的实现途径21
  • 三、良知与道德认知的关系21-28
  • (一) 道德认知过程中的困境21-23
  • (二) 认知过程中的个体动因23-24
  • (三) 道德以“良知”为本24-25
  • (四) 个体动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25-26
  • (五) 良知与道德认知的内在统一26-27
  • (六) 良知在道德认知中功能发挥的可能性分析27-28
  • 第二章 良知在道德认知中的功能28-35
  • 一、良知对道德认知的类化功能28-29
  • (一) 良知与道德认知的共性28
  • (二) 良知对自我图式的影响28-29
  • (三) 良知对道德认知的导向作用29
  • 二、良知在道德认知中的迁移功能29-30
  • (一)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29
  • (二) 良知对道德认知的正迁移29-30
  • (三) 良知道德认知的负迁移30
  • 三、良知对道德认知的矫正功能30-32
  • (一) 道德认知的悖论及表现30-32
  • (二) 良知对道德认知的矫正32
  • 四、良知对道德认知背离的修复功能32-35
  • (一) 个体成长中主体与社会的矛盾32-33
  • (二) 良知对道德认知的纠正与修复33-35
  • 第三章 良知在道德认知中功能的发生机制35-41
  • 一、良知在道德认知目标中实现的条件35-38
  • (一) 道德认知的目标35-37
  • (二) 良知在道德认知中发挥功能的条件37-38
  • 二、良知在道德认知中发挥功能的内部机制38-41
  • (一) 认知的内部机制38-39
  • (二) 良知在道德认知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心理机制39-41
  • 第四章 以良知为基础的道德培养途径初探41-51
  • 一、“存养”与“居敬”41-43
  • (一) 道德情感上保存本心,培养善性41-42
  • (二) 道德习惯上持身恭敬42-43
  • 二、省察与克制43-47
  • (一) 道德认知上审查自省43-46
  • (二) 道德陋习的克制46-47
  • 三、日用常行之中修炼道德行为47-51
  • (一) 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培养道德行为47-48
  • (二) 道德意志的磨练融入到生活之中48-51
  •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荣先;;道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秦海滢;;明代山东民众信仰的多样性[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叶志鹏;;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4 赵渭荣;社会转型与政治社会化变迁[J];社会科学;1999年09期

5 杨韶刚;吴慧红;;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2期

6 刘亚娟;吴荣先;;道德心理学理论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05期

7 李建华;王阳明道德情感理论蠡测[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王万梅;;道德他律理论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启示[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羽;非理性在个体道德养成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艳琴;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良知在道德认知中的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1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7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