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网络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15:04

  本文关键词:网络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促进全球文化跨国界跨地区交流的同时,也引发了政治、精神层面的一些问题,给国家的文化安全带来挑战。网民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在维护网络文化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培育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入手维护网络文化安全,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培育网民意识角度出发探索网民文化安全培育的途径,首先是对网民文化安全意识相关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在文化安全的概念基础上,界定出网络文化安全和网民文化安全意识的科学内涵,从而为探索网民文化安全意识的途径做好概念上的铺垫。网络时代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网络既给网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使网民真正实现了平等,又影响了网民的价值观念,使得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冲击,社会主义信念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影响了网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表现为网民缺乏对民族文化与历史的认同感、网民的爱国主义面临挑战、网民使用民族语言的能力下降;造成了网民的网络道德滑坡现象,体现在网民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缺乏,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时有发生,网民对文化的保护意识不足,恶搞行为不断升级等,这些都给网民文化安全意识的培育带来了难题。 因此,探索培养网民文化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坚持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的原则,选择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的有效机制,从培育方向、文化底蕴、道德约束和外部保障方面探索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的途径。具体途径为: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引导,牢牢把握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丰富网民文化安全意识的文化底蕴;培养网民的道德意识,为培育网民文化安全意识筑起道德屏障;加强网络文化管理,为网民文化安全意识的培育提供可靠的外部保障。 总之,维护网络文化文化安全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培育网民文化安全意识,维护网络文化安全,对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空间的主导意识形态地位,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承和发展,保障网民觉用道德约束自己的上网行为,自觉维护网络环境下的文化安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意识 培育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1 引言10-14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
  • 1.3 研究现状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1.5 创新点13-14
  • 2 网络文化安全与网民文化安全意识14-20
  • 2.1 文化安全14-15
  • 2.2 网络文化安全15-17
  • 2.3 网民文化安全意识17-20
  • 3 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0-30
  • 3.1 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20-27
  • 3.1.1 网民的价值观念受到影响20-23
  • 3.1.2 网民民族文化认同面临挑战23-25
  • 3.1.3 网民道德自律意识缺乏25-27
  • 3.2 网民文化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27-30
  • 3.2.1 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尚不完善27-28
  • 3.2.2 民族文化保护意识不足28
  • 3.2.3 管理部门网络文化安全意识淡薄28-30
  • 4 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培育途径30-49
  • 4.1 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的主要原则30-31
  • 4.1.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0
  • 4.1.2 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原则30-31
  • 4.2 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的机制选择31-34
  • 4.2.1 主体能动机制是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的基础32-33
  • 4.2.2 外部约束机制是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的重要推动力量33-34
  • 4.3 网民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的基本路径34-49
  • 4.3.1 加强宣传引导,把握培育方向35-39
  • 4.3.2 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丰富文化底蕴39-42
  • 4.3.3 培养道德意识,筑起道德屏障42-45
  • 4.3.4 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提供外部保障45-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共产党员;2002年12期

2 陈伊哲;;网络文化安全制度管理[J];管理观察;2009年09期

3 姚伟钧;彭桂芳;;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徐龙福;邓永发;;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网络文化安全[J];江汉论坛;2010年11期

5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2年22期

6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03期

7 黎信;浅说文化帝国主义[J];新闻爱好者;2000年01期

8 邢希娜;信息网络化对中国文化安全的挑战与对策[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9 杨文阳;张屹;;试论网络文化安全的有效途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壮海;[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7年

3 ;[N];人民日报;2011年

4 ;[N];人民日报;2012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251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