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18:12

  本文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在对现代哲学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但是它更加注重对现代哲学的超越,并以一种建设性的姿态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创造性的鼓励、对差异和多元思维的崇尚、对平等和开放等概念的推崇、对人文世界和自然生态的关爱,以及对有机整体的倡导等思想都是这一哲学思潮为社会各方面注入的新鲜血液。而当前我国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改革不彻底的问题,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存在单一性倾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真正契合学生的现实需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等,而这些也正是导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佳的问题所在,从而无法真正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我们可以借鉴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合理观点,在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吸取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中的有益成分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从而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加科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方法更加具有针对性,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7
  • (一) 选题的意义10
  • 1. 理论意义10
  • 2. 现实意义10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0-17
  • 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11-13
  • 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13-17
  • (三)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7
  • 1. 论文的研究方法17
  • 2. 创新点17
  •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倾向及其根源17-25
  • (一)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倾向18-23
  • 1.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机械教育”的问题倾向18-20
  • 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无根教育”的问题倾向20-22
  • 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权威主义的问题倾向22-23
  • (二)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倾向的根源23-25
  • 1. 机械主义的思维方式24
  • 2. 工具理性的认识方法24-25
  • 3. 权威话语的特权地位25
  • 4. 科学主义的评价标准25
  •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及其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25-33
  • (一)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兴起26-27
  • 1.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26
  • 2.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衰落及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产生26-27
  • 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兴起27
  • (二)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主要内容27-29
  • 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之有机整体论27-28
  • 2.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之生态文明观28
  • 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之创造观28
  • 4.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之平等对话观28-29
  • (三)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29-30
  • 1. 内在关系性29
  • 2. 平等多元性29
  • 3. 创造性29-30
  • (五)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30-33
  • 1. 有利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机械主义的思维方式30-31
  • 2. 有利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工具理性的认识方法31-32
  • 3. 有利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调整权威话语的特权地位32
  • 4. 有利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改变科学主义的评价标准32-33
  • 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路径33-42
  • (一)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调整33-35
  • 1. 注重教育目标的差异性34
  • 2. 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培养34-35
  • (二)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35-36
  • 1. 平等对话原则35
  • 2. 贴近生活原则35-36
  • 3. 因材施教原则36
  • (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36-38
  • 1. 挖掘生活世界中的教育内容36-37
  • 2. 注重环境教育和生态教育的推广和实施37-38
  • (四)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38-40
  • 1. 全面渗透教育法38
  • 2. 活动教育法38-39
  • 3. 差异教育法39-40
  • 4. 自我教育法40
  • (五)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的构建40-42
  • 1.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41
  • 2. 树立新型的教师权威观41
  • 3. 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首席”地位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华;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研究[J];大理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2 刘啸霆;评后现代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3 胡叶丰;;简析后现代教育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王治河;吴兰丽;;华山并非自古一条道——过程哲学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给我们的启迪[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刘贤礼;;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高校道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11期

6 李菲;;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7 程向阳;华国栋;;学生差异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初探[J];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8 朱怡,周小群;后现代课程观与思想政治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董敏志;青少年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02期

10 赵小段;后现代教育思潮的超越与挑战——我国学者关于后现代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1期


  本文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04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1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