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我国转型期道德失范探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23:14

  本文关键词:我国转型期道德失范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道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原有的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失去了一定的约束力,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与此同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规范还尚未完全确立与完善,在这新旧更替之时,道德失范现象由此产生。道德失范现象的频频出现,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我国转型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转型和道德的一般概念出发,对我国转型期道德失范的内涵、表现、成因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和分析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文章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社会转型和道德的相关基础性概念进行阐述,厘清社会转型与道德失范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是对转型期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进行阐释,对道德失范进行思辨性的维度分析,使人深入认知道德失范的真正内涵及其产生道德失范的原因。第三部分,则在道德失范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主要从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发挥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完善道德运行机制、推进优秀中华文化的认同等方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社会转型 道德 道德失范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绪论6-10
  • 第一章 道德及道德失范10-19
  • 第一节 道德—人的理论理性表征10-15
  • 一、道德—人的形而上学性10-12
  • 二、道德的本质及作用12-13
  • 三、道德行为及评价13-15
  • 第二节 道德失范—人的理论理性的变化15-19
  • 一、社会转型15-16
  • 二、道德失范16
  • 三、社会转型与道德失范16-19
  • 第二章 转型期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其根源19-28
  • 第一节 转型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19-22
  • 一、道德情感20
  • 二、道德观念20-21
  • 三、道德行为21-22
  • 第二节 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根源22-28
  • 一、转型期社会存在的特殊性23-24
  •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与复杂性24-25
  • 三、转型期道德运行机制的不健全25-26
  • 四、转型期道德教育的滞后..26-28
  • 第三章 转型期道德失范的治理28-39
  • 第一节 转型期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28-31
  • 一、坚持目的和手段的统一28-29
  • 二、坚持理想和现实的统一29
  • 三、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统一29-30
  •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30-31
  • 第二节 转型期治理道德失范的主要措施31-39
  • 一、完善市场机制,正确引导市场31-32
  • 二、推进优秀中华文化的认同32-34
  • 三、完善道德运行机制34-37
  • 四、加强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43
  • 在读期间论文清单43-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清明,刘敢新,游滨;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阐释[J];探索;2002年04期

2 杨凤莺;谈道德失范与道德建设[J];理论界;2002年06期

3 廖小平;公民道德建设的双重路径[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3期

4 高月;让人们感悟道德[J];党建;2002年02期

5 杨庆菊;;加强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学习;2007年10期

6 董建宏;;当前道德失范问题及根源探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7 韩雁群;谈新时期道德失范与道德建设[J];南都学坛;1998年01期

8 钱家栋;依靠法制推动道德进步──论当前社会的道德裂变及道德发展[J];攀登;1998年03期

9 杨晓君;;加强道德建设 创建和谐社会[J];经营管理者;2014年11期

10 江赛清;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伟;梁柱平;;个人行为对他人行为的影响——关于运动员体育道德失范原因的新思考[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陈沂;;加强道德建设 提高全民族素质[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彭景阳;;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与个体的自我异化——兼论大学生网络生存方式的思想和行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吴军;;侗族传统道德面临的危机与新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贺利平;;浅议新世纪我国的道德建设[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6 戴木才;;建设和谐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以道德塑形象 用诚信赢市场[A];共铸诚信——福建省企业道德建设经验汇编[C];2003年

8 蓝绍才;;加强农村公民道德建设刍议[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淑萍;;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探析[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刘本荣;;坚持以德治店 切实提高职工道德水准[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6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冰 鲍贞烨 梁天一;上亿人次热捧道德模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2 编译 王悠然;高管道德失范会导致集体信誉受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道德问题的社会学分析[N];北京日报;2001年

4 ;道德:人类幸福的一个方面[N];中国妇女报;2003年

5 记者 邓荣军 谢松;全民创业离不开道德创新[N];南昌日报;2005年

6 本报评论员;坚持不懈地开展公民道德建设[N];人民日报;2004年

7 徐珂;如何认识文艺的道德标准[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李合洲;为重奖道德模范叫好[N];济南日报;2011年

9 本报编辑部;共建道德向上人心向善的社会[N];辽宁日报;2011年

10 本报评论员;学习身边的道德模范[N];六盘水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雷结斌;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2 苏航;电商平台中商家信息展示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吴真文;法律与道德的界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辰旭;道德失范的制度层面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许晓芳;研究生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钟尚;道德爬坡论[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徐福赞;当前我国新闻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蒋守龙;企业仪式的伦理审视[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6 李荣昌;道德风险及其治理[D];延安大学;2015年

7 张静;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8 王洋;我国旅游者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高阳;网络媒体道德失范和重建[D];重庆大学;2015年

10 肖琳;社会交往中道德的力量及其作用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转型期道德失范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41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a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