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用语的俄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1 01:16
本文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特色用语的俄译策略研究 出处:《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目的原则 连贯原则 忠实原则
【摘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的79篇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旨在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是世界看中国的重要依据。该书同时被译成多国语言出版,是进行翻译研究的良好样本。中国特色用语是中国政治现象的体现,也是中国政策变化发展的风向标,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既发挥交际作用,又发挥政治作用,是该书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推敲的内容。本文从目的论理论视角出发,探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俄译本中的中国特色政治用语的翻译现象及其策略。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以语用为起点、以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为准绳,提出翻译必须遵循忠实、连贯和目的等三个基本原则。目的论框架下的译文评价,以译文是否达到翻译目的为依据,而非遵循传统的静态忠实或对等原则。本文根据赖斯的“文本分析理论”首先分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文本特点、研究中国特色用语在书中的文本类型,继而以弗米尔的“三原则论”探讨该书俄译本翻译策略。本文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中国特色政治用语俄译的具体研究,探讨译者在面对政论文中的术语、古典诗文和熟语时采用的俄译策略,并说明目的论如何应用于指导政治文献中的中国特色用语的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5
,
本文编号:1314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1314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