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典型时间概念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典型时间概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2年
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典型时间概念
曹倩
【摘要】:近年来,语言文化学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语言文化学是在语言、文化与思维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学科研究了民族语言,并研究了在语言范畴中表现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人的周围世界由三种不同的世界图景构成:现实世界图景,,概念世界图景和语言世界图景。但是真正属于人的或由人建构起来的只有两种,那就是概念世界图景和语言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指出了概念世界图景的主要部分,运用语言手段来说明概念世界图景。 В.洪堡特,Э.萨丕尔,Б.沃尔夫,Л.魏格斯贝尔以及一些后继研究者们的著作是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发展的基础。语言世界图景——即反映在语言中的人类认识世界的总和。语言世界图景的研究与构成语言世界图景的概念的描述紧密相关。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们在不同的科研方向中进行了概念的研究。概念研究可以揭示某个语言群体语言世界图景的民族文化特点,通过语言手段的分析,描述出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气质。 “时间”概念,同“空间”概念一样,属于每一种文化和语言的基本概念,因为他们属于物质形成和存在的两种形式。时间——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属于语言世界图景的重要概念。现今,时间作为语言世界图景的一部分,同时作为某个民族语言文化知识的重要部分被加以研究。 本篇论文主要阐述了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术语“概念”,时间的模式,时间的取向,时间使用上的习惯,以及一些典型时间概念(昼夜,星期,月份,年,四季,历法,时间上的迷信和禁忌)。通过在中俄语言世界图景中典型时间概念的对比,我们可以找到中俄两个民族对时间理解的一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通过对该题目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一些有关语言世界图景和时间的知识,理解在中俄语言世界图景中一些典型的时间概念,这样,我们才能深入领会中俄两国人民的民族和文化特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纪鑫,马俊波;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吴平;汉语的时间表达与中国文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3 张晓燕;俄汉语时空概念表达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张劲松;东西方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刘泽民;从汉语看汉民族的传统时间观[J];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6 曾剑平,廖晓明;时间观与民族文化——中美时间观比较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王仰正;社会变迁与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变化[J];外语研究;2004年05期
8 郑立华;时间观与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吴国华,彭文钊;论语言世界图景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2期
10 赵爱国;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及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晓薇;论俄语成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唐飒飒;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俄语观念词“любовь”[D];吉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兵;浅析跨文化交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窦晓光;浅析邓小平关于时间的看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秦冬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介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汤九华;英语身势语与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马玉梅;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谢冰;;英语专业文化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杨樱;;浅谈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8 陈瑜;吴澜;;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时间隐喻空间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9 李佳;;中德委婉语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10 梅勇;;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娜;;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唐绪红;;On Culture Educ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3 盛培林;;双语词典编纂与跨文化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傅维贤;;对比与双语词典[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万龙;;方位词“前”的歧义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惠;;英汉习语文化特征差异对比浅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彭文钊;;语言世界图景的知识系统:结构与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8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赵峥;田贵花;高思杰;刘辽;;异地时钟同步与时间的度量[A];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Experimental Tests on Special Relativity and Determination of Intertial Systems[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6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8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邓红;乡村少数民族儿童的学校生活: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李明;论英语习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梁静;汉西数词对比分析及汉语数词的西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洪昭;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时空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邓婉;奈保尔的“文化苦旅”——从奈保尔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邵磊;大连时尚店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谷春娜;唐宋诗词颜色意象及其翻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鲁翌;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时间学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包延新;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薛玉红;从文化渊源视角对英汉习语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秋如;;伏特加与俄罗斯社会生活[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12期
2 金昌吉;汉族人的时间观念及其表达[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3 欧阳康;陈仕平;;论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主要特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刘光准;俄汉民族左右尊卑文化现象比较[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5 彭文钊;论词的文化释义的理论依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赵爱国;语言文化学基本理论构架论纲[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张辉;论空间概念在语言知识建构中的作用[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8 刘娟;;俄罗斯语言学概念理论的研究对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刘娟;;试论концепт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10 曾剑平;汉民族的传统时间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国;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及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1期
2 崔钰;浅谈语言世界图景的历时动态性[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王仰正;社会变迁与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变化[J];外语研究;2004年05期
4 李发元;世界图景与语言世界图景之结构及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王兰霞;俄语谚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J];中国俄语教学;2002年04期
6 赵爱国;语言世界图景与文化世界图景[J];中国俄语教学;2004年02期
7 耿洁;;世界图景、语言世界图景与概念世界图景的语言学研究之窥见[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5期
8 张帅臣;朱艳红;;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关照下的俄文名Иван[J];文教资料;2010年06期
9 项男;;语言意识与语言世界图景[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刘颖;;俄汉民族象征中的语言世界图景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晔明;;《俄汉详解大词典》编辑手记[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2 范海虹;;俄汉姓名称呼对比[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齐向阳;;俄汉姓氏的文化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刘永红;;俄汉诗歌句法对比研究导论[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黄云;姜文斌;王志洋;祝捷;吕雅娟;刘群;;基于小规模俄汉双语词典的俄语形态切分[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七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立平;潘桂娟;;浅论运气学以时间为统摄的天人一体观[A];中医五运六气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战英民;;俄汉色谱技术基本词汇[A];天津市第四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集[C];1985年
8 牟萍;;俄汉词义演变轨迹与思维走向[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陈洁;;俄汉带连(接)词复(合)句与超句体相互转换对比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牟萍;;俄汉词义演变轨迹与思维走向[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栾哲;[N];吉林日报;2009年
2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语言学所所长、著名汉学家 宋采夫;[N];光明日报;2000年
3 ;[N];光明日报;2000年
4 冯沙;[N];科技日报;2002年
5 郑述谱 《俄汉详解大词典》编委、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N];光明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银刚;[N];洛阳日报;2008年
7 李锡胤 《俄汉详解大词典》主编、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N];光明日报;2000年
8 韩为卿;[N];河南日报;2004年
9 李丹;[N];中华新闻报;2003年
10 记者 宋彬;[N];中国石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林超;俄汉图书辅文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童璐琼;金钱与时间概念对消费者享乐品和实用品选择的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4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张金忠;俄汉词典编纂论纲[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欧仕金;存在的真理[D];吉林大学;2008年
8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倩;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典型时间概念[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邵明娟;俄汉颜色词语言世界图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郝秀玲;俄语熟语所反映出的语言世界图景[D];燕山大学;2012年
4 王秋;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满红;俄汉数字成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山东大学;2012年
6 刘李明;论英语习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郭姗姗;英汉语言世界图景中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形式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8 吴杨;俄罗斯诗歌语言文化世界图景中的白桦和橡树的形象[D];河南大学;2010年
9 陆松;语言世界图景视角下的俄语等级称呼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春妹;俄汉语中时间世界图景的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言世界图景中的典型时间概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23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