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体标记与俄语体范畴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18:24
本文对现代汉语体标记与现代俄语体范畴的进行对比研究。“体”作为动词的一个语法范畴,在语法研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也是语法范畴的难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汉俄语“体”的对比分析,找出汉俄语“体”表达方式的不同点。除一些典型的体标记以外,对两种语言中表示“体”意义的其他形式也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并且分析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现代汉语体标记与现代俄语体范畴,解决两个语言中有关“体”系统的尚待解决的一些难题。“体”对母语是汉语的俄语学习者来说一直都是难以理解的部分,这也导致在“体”的表达方式的运用上频繁出现错误。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既可以帮助俄语学习者系统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对“体”的研究起到补充作用。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意义及方法。本文以“体”的概念为基础,以形态、动词与体范畴的结合关系为中心,分析出汉俄语对“体”的研究中的异同,寻找两种语言的“体”系统为研究目的。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语料库方法,这也是本论文科学性的一个重要体现。第二章主要对体范畴的历史研究成果进行叙述,主要以体的概念、类型和动词分类为中心对汉...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语料库方法
1.3.1 语料库制作方法
1.3.2 检索方法
第二章 汉语体标记与俄语体范畴的研究现状
2.1 汉语体标记的研究综述
2.2 汉语体标记的概念与分类
2.3 与汉语体标记结合使用的动词分类
2.4 俄语体范畴的研究综述
2.5 俄语体范畴的概念与分类
第三章 几种典型的汉语体标记与俄语体范畴的对比
3.1 起始体标记“起来”
3.1.1 “起来”的语法意义与特征
3.1.2 “起来”的句法特征
3.1.3 起始体标记“起来”在俄语中的相应表达方式
3.2 持续体标记“着”
3.2.1 “着”的语法意义与特征
3.2.2 “着”的句法特征
3.2.3 持续体标记“着”在俄语中的相应表达
3.3 完成体标记“了”
3.3.1 “了”的语法意义与特征
3.3.2 俄语中完成体的语法意义
3.3.3 完成体标记“了1”在俄语中的相应表达
3.4 经历体标记“过”
3.4.1 “过”的语法意义与特征
3.4.2 “过”的句法特征
3.4.3 经历体标记“过”在俄语中的相应表达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过”的时体义与经历事态标示功能[J]. 税昌锡.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5(02)
[2]浅谈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对应的俄语表达[J]. 曹蒙蒙,曲雅静. 现代交际. 2015(04)
[3]现代汉语“了”、“着”、“过”的相关研究综述[J]. 高霞,曹晓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4]现代汉语中“体”的研究——兼及体研究的类型学意义[J]. 左思民. 语文研究. 1999(01)
[5]试论“体”的本质属性[J]. 左思民. 汉语学习. 1998(04)
[6]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 金立鑫.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01)
[7]现代汉语的“体”概念[J]. 左思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8]汉译俄中俄语动词时和体的选择[J]. 蒋勇敏.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6(01)
[9]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J]. 龚千炎. 世界汉语教学. 1994(01)
[10]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J]. 房玉清. 汉语学习. 1992(01)
博士论文
[1]俄汉体貌语义表达手段对比研究[D]. 冯柱.黑龙江大学 2016
[2]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 陈前瑞.华中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汉语中的“了1”与俄语完成体动词的对比研究[D]. 欧丽雅.沈阳师范大学 2012
[2]现代汉语经历体标记“过2”研究[D]. 李于虎.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63028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语料库方法
1.3.1 语料库制作方法
1.3.2 检索方法
第二章 汉语体标记与俄语体范畴的研究现状
2.1 汉语体标记的研究综述
2.2 汉语体标记的概念与分类
2.3 与汉语体标记结合使用的动词分类
2.4 俄语体范畴的研究综述
2.5 俄语体范畴的概念与分类
第三章 几种典型的汉语体标记与俄语体范畴的对比
3.1 起始体标记“起来”
3.1.1 “起来”的语法意义与特征
3.1.2 “起来”的句法特征
3.1.3 起始体标记“起来”在俄语中的相应表达方式
3.2 持续体标记“着”
3.2.1 “着”的语法意义与特征
3.2.2 “着”的句法特征
3.2.3 持续体标记“着”在俄语中的相应表达
3.3 完成体标记“了”
3.3.1 “了”的语法意义与特征
3.3.2 俄语中完成体的语法意义
3.3.3 完成体标记“了1”在俄语中的相应表达
3.4 经历体标记“过”
3.4.1 “过”的语法意义与特征
3.4.2 “过”的句法特征
3.4.3 经历体标记“过”在俄语中的相应表达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过”的时体义与经历事态标示功能[J]. 税昌锡.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5(02)
[2]浅谈现代汉语动态助词“着”对应的俄语表达[J]. 曹蒙蒙,曲雅静. 现代交际. 2015(04)
[3]现代汉语“了”、“着”、“过”的相关研究综述[J]. 高霞,曹晓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4]现代汉语中“体”的研究——兼及体研究的类型学意义[J]. 左思民. 语文研究. 1999(01)
[5]试论“体”的本质属性[J]. 左思民. 汉语学习. 1998(04)
[6]试论“了”的时体特征[J]. 金立鑫.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01)
[7]现代汉语的“体”概念[J]. 左思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8]汉译俄中俄语动词时和体的选择[J]. 蒋勇敏.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6(01)
[9]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J]. 龚千炎. 世界汉语教学. 1994(01)
[10]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J]. 房玉清. 汉语学习. 1992(01)
博士论文
[1]俄汉体貌语义表达手段对比研究[D]. 冯柱.黑龙江大学 2016
[2]汉语体貌系统研究[D]. 陈前瑞.华中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汉语中的“了1”与俄语完成体动词的对比研究[D]. 欧丽雅.沈阳师范大学 2012
[2]现代汉语经历体标记“过2”研究[D]. 李于虎.复旦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63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296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