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定位系统和时间度量系统
本文关键词:时间定位系统和时间度量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人类认识时间经历过漫长的历史过程。时间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类学会了通过事物在空间的物理变化来判断时间,逐步形成时间观念。物质的存在不能脱离时间和空间,事物+时间+空间就是事情或事件。语言学中讨论时间就是讨论事物发生、发展或变化的时间及其在语言中的表达。 俄语时间的表达方式有许多,从表达手段来看,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即词汇手段表达方式和语法手段表达方式。语言学(主要是语法学)研究时间的表达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进行。以往语言学对时间范畴和时间表达方式的研究并未与人们对时间的认知相联系。语法著述中,尤其是较早的研究中,未区分时间定位和时间度量,仅在对时间状语提问时分别用不同的问题:有的时间状语用“когда?”,对另一些状语用“кακдолго?сκοльковремени?”提问。 时间系统属于语义范畴所讨论的内容,反映出人们对说话的当前时间或者其它丈量时间的起算点的认知与理解。时间是有固定方向的,即时间系统范畴的矢量/向量性,事情,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在时间轴上都占据着自己的相应固定的位置。 20世纪法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本·文尼斯特提出了“我-这里-现在”的理论,是我们研究时间的依据之一。时间是一维的。从认知的角度看,对事情、事件时间描述就是对其发生发展或结束在时间轴的某一个点或两个点的描述。对一个点的描述是定位,对两个点之间的长度进行描述则是度量。因此,我们可以说时间表达可以分为定位和度量两个系统。本论文的目标就是对时间表达手段进行分析和重新分类。 时间范畴在语言中有多种表达手段,我们在论文中仅讨论常见的表达手段。
【关键词】:时间系统 定位系统 度量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35
【目录】:
- 摘要4-5
- ABTOPEΦEPAT5-8
- 引言8-10
- 0.1.本论文的选题原因及意义8-9
- 0.2.本论文的结构9-10
- 第—章 什么是时间10-15
- 1.1.科学定义的时间10-12
- 1.2.哲学对时间的研究12-15
- 第二章 语言学中时间研究的历史回顾15-22
- 2.1.语法范畴上的时间系统15-16
- 2.2.动词时、体表达的时间16-22
- 第三章 人类如何认知时间22-31
- 3.1.时间和时间系统22
- 3.2.时间概念形成的历史进程22-25
- 3.3.我国历史上的时间定位方法25-26
- 3.4.现代科技对时间的定位方法26-28
- 3.5.语言学中对时间系统的理解28-31
- 第四章 时间定位系统与时间度量系统31-52
- 4.1.时间定位系统与度量系统31-33
- 4.2.时间认知方式与相对参照点33-38
- 4.2.1.时间认知方式与参照点34-35
- 4.2.2.时间认知方式与时间的相对性/绝对性35-38
- 4.3.时间认知方式与对说话时刻的定位性38-40
- 4.3.1.说话时刻定位与时间认知方式的关系38-39
- 4.3.2.俄汉语对说话时刻的定位性的差异39-40
- 4.4.时间认知方式与时间的确定性40-42
- 4.5.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对时间系统的不断量化42-45
- 4.6.描述时间系统的名词的各种格45-49
- 4.7.描述时间系统的时间状语从句49-52
- 结束语52-53
- 参考文献53-54
- 致谢信54-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关村;;杂糅的“下午13点”[J];咬文嚼字;2011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尤彬;崔建林;;中国铝业重庆分公司数字化矿山建设的必要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笑觉;朱青霞;荀燕斌;;我国探空火箭跟踪定位技术成果打入国际市场[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3 于得全;高宏;赵卫和;张莉莉;;Varian定位系统与Topslane定位系统的比较[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少克;;封切机自动定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A];第六届全国包装与食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闵江涛;;超宽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A];2008年“ICT助力两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郭克震;;基于ZigBee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无线分站的研究[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程惠华;傅志超;原锦;赖红斌;李东石;林贵山;;PET/CT模拟定位系统在放疗中的初步应用[A];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朱青霞;刘笑觉;;微重力火箭跟踪定位系统的技术研讨[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4年
9 秦智;;中国民航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实施[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与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通信导航分册)[C];2002年
10 蒋剑影;秦晋;王永红;;一种中远程核爆定位方法的探讨[A];全国第五届核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燕;加速我国卫星时间系统的发展[N];中国航天报;2003年
2 通讯员 田锋 王川;阜康市煤矿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N];昌吉日报;2008年
3 齐添;新疆所有煤矿须建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N];中国矿业报;2011年
4 通讯员田锋、王川;阜康市9座煤矿安装人员定位系统[N];昌吉日报;2009年
5 柴安东;国内首个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鲁问世[N];中国矿业报;2004年
6 记者 王冬梅;我国所有煤矿3年内将推行井下人员定位系统[N];工人日报;2010年
7 王晓蔓;农机定位系统实现自动导航[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8 段东灵;我市煤矿企业安装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N];临汾日报;2006年
9 记者 靳淑琴;临汾煤矿企业安装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10 尚明洲邋通讯员 韦文蔚;珠海移动开发短信定位系统[N];人民邮电;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冬梅;无线电水声浮标阵多目标跟踪定位系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石琴琴;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系统及其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王继春;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许庆国;基于自动机的时间系统形式验证技术[D];上海大学;2007年
5 常青;巡航导弹制导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陈振宇;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D];复旦大学;2006年
7 王晓凌;论非现实语义范畴[D];复旦大学;2007年
8 赵瑞学;某战车炮自动机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菲;微小研抛机器人空间定位的视觉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鸣鸣;大行程纳米定位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旭;时间定位系统和时间度量系统[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艳文;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朱肖肖;无线传感器网络无需测距技术节点定位算法研究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4 郭永红;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求精定位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俞松松;多尺度微/纳米定位系统的设计、分析及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张鑫;基于嵌入式定位系统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冯强;气球载监视雷达定位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庄玮;多平台定位系统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9 李麦收;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自主工程车定位系统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叶榕榕;高危生产区域高精度人员定位系统硬件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时间定位系统和时间度量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3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