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隐喻思维理解之点式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02:46
  隐喻思维理解过程是隐喻翻译的前奏。点式隐喻指的是隐喻建构中只出现标域,源域和相似性被隐藏;或只出现源域,标域和相似性被隐藏。这两种情况的表现形式多集中在词、短语、小句中的某个词上,或少数也表现在某个短语上,呈现点式。根据源语隐喻只出现标域或源域两种模式,推导出4种隐喻思维理解的点式机制。 

【文章来源】:外文研究. 2020,8(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隐喻思维理解之点式机制研究


隐喻思维的理解过程

俄语


俄语隐喻建构中只出现标域(源域和相似性被隐藏)。如图2。一般来说,“隐喻应该出现源域,但在特定的场合,基于双方共同的认知模式、背景知识、特定语境等,只提标域,不提源域也可以产生相似性,也就是说,源域往往在不言之中”。(孙秋花 2017: 56)该现象在俄汉语中常常被人们所熟知。有的是标域与源域词形相同;有的是标域具有源域的某些特征;有的是标域是源域的特征概括。所以有时不必提及源域和相似性,仍能被原文读者所理解。俄语隐喻标域理解点式机制分为两种情况:俄语隐喻标域具体概念或抽象概念的理解。两种情况出现的频次为:前者小于后者。3.1 俄语隐喻标域具体概念的理解

俄语,概念


隐喻标域具体概念是俄语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标域由具体概念构成。如图3。见例(1)、例(2)、例(3)。下列3个例子分别代表着词、短语、小句3个层面的隐喻标域具体概念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隐喻标域具体概念比隐喻标域抽象概念的数量少。(1) меню 菜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次相似性:隐喻翻译的灵魂[J]. 孙秋花.  外语学刊. 2017(03)
[2]俄语物为动词隐喻意义的认知阐释——兼动词多义问题[J]. 彭玉海,于鑫.  外语学刊. 2012(04)



本文编号:3359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359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