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翻译句法层求似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08:04
本文关键词:俄汉翻译句法层求似规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转换活动,在这个复杂的语际转换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的差异及其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无论在微观抑或客观上,译文与原文之间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忠实,只能做到“相似”,“似”作为翻译的本质特征之一,客观地存在于原作与译作之间,翻译活动也就是追求译作与原作相似的活动。 人们对翻译内在本质规律的认识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一元到多元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神似论”到二元结构的“形神皆似”再到三元结构的“意似、形似、风格似”。对“似”这一内在规律的认识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不断深入,其中“似”又有“近似”和“胜似”之分,即译文不及原文和译文胜过原文,而原文的信息是由其形式信息、内容信息和风格信息三部分构成,所以,这一内在规律体现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则是这三方面的“求似”过程,即求得译文与原文的意似、形似,最后取得意似与形似的高度统一体——风格的似。 原作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形成作品的风格,翻译中译作与原作的“求似”集中地表现为风格的求似,而风格的根本还在于句法结构,从翻译实践角度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解读原作、双语转换和译语传达中具体操作的最小的轴心单位是句子,以句子为单位对原作进行整体的把握,因此,译文与原文在句子层面如何取得形式上的似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俄汉翻译句法层的求似规律有照应和变换两大规律。照应律适合于俄汉语言中相同或相似的句法结构,但照应也不是要求原作的各要素不作丝毫的变动,而只是译文与原文在句序和句式上的基本照应,这种宏观的照应也必然包含有局部的微观的调整和转换。对于俄汉语句法差异较大的现象,更多的时候需要对原文句法结构进行变换,具体的变换规律有转移律、转换律、分合律和重组律等,每一种规律又包含有具体的求似操作方法,使译文尽可能充分地传达出原文所含有的内容、形式和风格信息,并严格遵循汉语的语言规范和表达习惯,提高译文的质量,求得译文与原文的极似。
【关键词】:似 求似 句法层 内在规律 外在表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H3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Резюме лиссертационного иселедования4-7
- 第一章 翻译内在规律研究现状述评7-13
- 第一节 “似”的认识结构7-11
- 第二节 短评11-13
- 第二章 翻译的内在规律及其外在表现13-21
- 第一节 “似”的内在规律13-18
- 第二节 “似”的外在表现18-21
- 第三章 句法层面的求似律21-61
- 第一节 照应律22-25
- 第二节 变换律25-61
- 结束语61-63
- 主要参考文献63-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健;“求似”写神 气宇轩昂──序刘松林诗集《醉舞星河》[J];理论与创作;1998年06期
2 温宾利;程杰;;论轻动词v的纯句法本质[J];现代外语;2007年02期
3 王勃然,胡燕玲;从文化差异看汉英的语言差异[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李雪芳;情景因素与英语广告语言特征[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鲍成莲;刘照慧;周龙;;地道英语之习得[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毛红霞;;中英文语域标志对比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孙致礼;亦步亦趋刻意求似——谈卞之琳译《哈姆雷特》[J];外语研究;1996年02期
8 何思玉;桃源梦中的文人徘徊与录求──郭沫若精神历程求似方程[J];郭沫若学刊;1999年03期
9 王丹;程宗军;郑波;杨玉芳;;普通话常规重音分布规则的研究[J];应用声学;2007年01期
10 程月;;面向计算的汉语语法研究的四个层次思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高辉;姚天f ;刘全升;;汉语意见型主观性语句类型分析[A];第四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蒋显t
本文编号:367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67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