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论汉诗俄译过程中意美的传递

发布时间:2017-05-17 16:27

  本文关键词:论汉诗俄译过程中意美的传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我国文学的特殊形式,是最唯美、最讲究韵律和意境营造的文学体裁,它字句精炼、含蓄、优美、和谐,有着无限丰富的艺术蕴含和崇高的美学追求。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将其译成外语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中国译论从佛经翻译理论开始就和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几乎所有的译论命题都有其哲学——美学渊源,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主体也主要是对译文的美学探索或评述,美学理论是本文论述的基础。本文总结了诗歌的三大美学特征——音美、形美、意美,并指出,从审美的角度看,诗歌翻译就是诗歌的审美再创造,其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展示诗歌的美学特征。但在实践中,同时再现诗歌的三大美学特征非常困难,往往容易顾此失彼,所以寻找并再现最核心的美学特征成了诗歌翻译的关键。根据我国传统诗歌翻译的理论主张和许渊冲先生之“三美”理论中对“三美”处理顺序的主张,我们认为,在汉俄诗歌翻译中,意美的再现是源诗审美艺术特征再现的最核心部分。诗歌的意美主要以意象和意境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在翻译诗歌和评价译诗时,我们通过再现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或分析意美。 诗歌翻译时,应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这有助于克服翻译过程中的主观片面性,增强翻译客观性。由于意境和意象的关系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因此在再现诗歌意美时,译者应该从意境着眼,从意象着手。在处理意象时,首先要找出意象群,再是要抓住核心意象,三是要挖掘意象的深层含义。从近几年汉诗英译的意象转换研究来看,译文可以分为四个类,即“象”似“意”达、“象”异“意”似、“象”似“意”异和“象”异“意”异。我们认为该研究成果同样也适用于汉诗俄译的研究,并且在本文中对该观点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论证,探讨了不同意象处理方式下意境美的传递效果,由此推断出,只要紧紧抓住“意”,源诗之“象”与译诗之“象”相似与否对意美的传递影响并不太大,相反,若改变了源诗之“意”,则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对“象”进行处理,都可能使源诗审美价值在译诗中严重流失,破坏源诗整体意美。 在论文第三章,我们针对意象难译的现象对意象的转化做了具体的研究。论文将意象分为“非比喻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两大类,指出为了迎合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克服因中俄两国文化、历史和社会差异给读者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在确保源诗整体意境不变的前提下,可酌情对源诗意象进行保留、增减、变通等,既可使诗歌含蓄的“意”相对明了,易于捕捉,又可使诗歌含蓄的“美”得以传递,,以满足译入语读者对译诗的审美追求。 论文的结尾对全文做了一个总结,再次强调本文的主要观点,指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并提出汉俄诗歌翻译继续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意象 意境 意美 诗歌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46;H35
【目录】:
  • 致谢5-6
  • Автореферат6-9
  • 摘要9-12
  • 引言12-16
  • 第一章 诗歌翻译——诗歌创作上的审美再创造16-26
  • 1.1 中国译学之美学情结16-19
  • 1.2 诗歌之美与诗歌翻译19-20
  • 1.3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0-26
  • 第二章 汉诗意美在俄译诗中的体现26-43
  • 2.1 “象”似“意”达时意美的传递26-31
  • 2.2 “象”异“意”似时意美的传递31-35
  • 2.3 “象”似“意”异时意美的传递35-39
  • 2.4 “象”异“意”异时意美的传递39-43
  • 第三章 汉诗俄译中意象的处理方式43-57
  • 3.1 非比喻性意象的处理方式43-49
  • 3.1.1 保留43-48
  • 3.1.2 变通48-49
  • 3.2 比喻性意象的处理方式49-57
  • 3.2.1 保留50-52
  • 3.2.2 译比喻义52-53
  • 3.2.3 变通53-55
  • 3.2.4 增加55-57
  • 结论57-59
  • 参考文献59-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贵明;译作乃是新作——论埃兹拉·庞德诗歌翻译的原则和艺术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门立功;;独照之匠 窥意象而运斤——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J];滨州师专学报;1992年01期

3 邱玉明;中国古代意境说的形成和发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徐延春;论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古绪满;欧阳俊岭;;诗歌翻译的模糊性[J];山东外语教学;1992年Z1期

6 张美芳;翻译策略二分法透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邓景茹;;古诗英译的审美再现[J];文教资料;2010年17期

8 陶文鹏;;意象与意境关系之我见[J];文学评论;1991年05期

9 张清宏;;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处理[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辛献云;诗歌翻译中意象的改变[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童丹;中国古典诗词俄译时的意象转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汉诗俄译过程中意美的传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3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73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d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