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译者的“非隐形”及其自我建构机制

发布时间:2024-03-08 03:58
  翻译促进文化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但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译者却长期被忽视,甚至被视为"隐形者"。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地位得到一定提高,开启了学界对译者主体性全方位、多层次的研讨。译者的"非隐形"与译者的"隐形"相对立。"非隐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发挥,它贯穿翻译活动的准备、翻译过程本身和反思阶段。译者"非隐形"可通过提高双语敏感度、构筑文化先结构、增强环境适应性等途径建构。此文探讨译者"非隐形"及其自我建构机制,以期推动对译者主体地位的深入探索,并增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意识。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译者的“非隐形”
    2.1 准备过程
    2.2 翻译过程
    2.3 反思过程
3 译者“非隐形”的自我建构机制
    3.1 提高双语敏感度
    3.2 构筑文化先结构
    3.3 增强环境适应性
4 结语



本文编号:3921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3921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0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