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俄语简单句的逻辑表达式问题
本文关键词:现代俄语简单句的逻辑表达式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然语言的一个突出的缺点就是不严密、多歧义,容易引起误解,这个缺点在那些具有丰富逻辑学知识,有着异常“逻辑敏感性”的学者看来,是不能容忍的,因此自十七世纪以来就有许多学者开始探索建立一种以追求严密性和精确性为目的的形式化语言。 形式化语言与自然语言的差异并不在于任何原则问题,而在于规定明确的句法规则和语义规则时所获得的完全性之程度以及从这些规则中消除含混性和不确定性的程度。 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论题的现实意义和科学新意,确定了论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然后回顾了自然语言形式化研究的历史,叙述了当前语言形式化研究的概况。在参照《80年语法》俄语简单句模式的基础上,对俄语简单句进行了更加抽象的概括,用三组逻辑式来描写俄语简单句。 论文借鉴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在研究方法上用的是演绎法。论文尝试采用转换生成语法根据有限的公理化的规则系统和原则系统生成无限的句子的方法来对俄语简单句进行描写。共有三组逻辑式,共设参数21个,建立起俄语简单句的逻辑表达式体系。最后与《80年语法》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逻辑 形式化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H35
【目录】:
- 内容提要2-3
- ABTOPeфepar3-6
- 导论6
- 一 提出论题的原因及研究目的6
- 二 研究对象6-7
- 三 研究该论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7-8
- 四 研究方法8
- 五 论文结构8-10
- 第一章 自然语言形式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10-21
- 一 自然语言形式化研究理论的创立10-13
- 二 理论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13-15
- (一) 通信系统的现代化发展促进了语言学的发展13
- (二) 近古以来逻辑学的发展促进了语言学的发展13-14
- (三) 逻辑学研究同语言研究结合起来,促进了语言学的发展14-15
- 三 转换生成语法15-18
- (一)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和方法论16
- (二)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目标16-18
- (三)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两个特点--转换和生成18
- 四 俄语界对生成主义理论研究的现状18-21
- (一) 介绍-评论性研究18-19
- (二) 发展应用性研究19-21
- 第二章 俄语简单句的逻辑表达式21-45
- 一 理论依据21-22
- 二 俄语简单句逻辑表达式清单22-24
- 三 俄语简单句逻辑表达式的意义24-45
- (一) 所设参数的意义24-26
- (二) 第一组逻辑式的意义26-32
- (三) 第二组逻辑式的意义32-38
- (四) 第三组逻辑式的意义38-41
- (五) 对逻辑式的补充说明41-45
- 结论45-47
- 附: 《80年语法》简单句结构模式列表47-50
- 附注50-51
- 参考文献51-53
- 后记53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勃;索绪尔及其现代语言学思想试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王曰珠;汉英谚语中共存的女性歧视现象及其原因[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3 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冯小钉;语言消亡与保护语言多样性问题的研究评述[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秦玮远;;“说谎者悖论”的再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张宏国;科技英语词汇的历时意义与共时意义及演变方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许振波;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期“民间段子”的研究价值[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刘向东;;汉语词类划分的分歧与和解——来自生成语言学的启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张德让,龙云平;主语显著和话题显著——评《简·爱》的两个中译本[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仰鑫,欧阳俊林;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演变及其认知科学背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红艳;;非范畴化视角下的多义性分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婷玉;;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型词典释义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八版)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通拉嘎;赵小兵;;论蒙古语词素切分的实现[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4 陈昌来;;特殊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罗思明;;词典使用技能教学的认知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章宜华;;双语词典释义性质和内容的再思考——外汉双语词典的认知语义结构暨译义模式的构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黄芳;;《汉法词典》中新简化词收录和释义探研[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珊珊;俄汉语直线型空间维度词的对比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宇红;《俄汉详解大词典》视域下的观念词счасть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项超婕;浅谈在CBI理念下完善中国双语教学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徐芳;基于语义框架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徐娅楠;俄语语气词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童洁萍;中西思维模式视角下的鲁迅作品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韦宁杰;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谢亮亮;俄语原因意义的表达及与汉语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俄语简单句的逻辑表达式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2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12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