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中俄民族文化内涵与汉俄旅游翻译

发布时间:2017-06-04 07:03

  本文关键词:中俄民族文化内涵与汉俄旅游翻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涉俄旅游日渐升温,来中国旅游的俄罗斯游客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汉俄旅游翻译问题自然成了热门研究课题,提高汉俄旅游翻译水平刻不容缓。 随着人们对语言、文化与翻译活动三者关系认识的日益加深以及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的转向,使学者们逐渐摆脱旧的理论体系的束缚,从翻译本质中探索文化翻译理论。文化翻译学与文化翻译观的理论研究适应了这种翻译理论的趋势和需要,引起了翻译界学者们的普遍重视。本文拟将汉俄旅游翻译纳入文化翻译学范畴,运用文化翻译学中的研究方法,从民族文化内涵角度,站在文化层面对汉俄旅游翻译以较全面的阐释。 全文共分5章: 第1章:文化翻译学与汉俄旅游翻译:本章介绍了文化翻译学的研究内容及其理论体系,并从文化与旅游、文化翻译学与旅游翻译的关系角度提出将旅游翻译与文化翻译学相结合和从民族文化内涵角度研究汉俄旅游翻译的必然性。 第2章:中俄民族文化差异:文化翻译学侧重研究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比较与翻译,本章根据文化翻译学中的比较方法,进行中俄两国民族文化的对比,,揭示各个层次的文化差异,从而克服由于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构成的进行汉俄旅游翻译和实际交际的障碍。 第3章:汉俄旅游翻译中文化信息处理的原则及方法:本章从文化翻译学中提到的建立文化对等的四个因素出发,指出汉俄旅游翻译中旅游文本的种类,译文读者的种类及汉俄旅游翻译的终极目的,从而确立汉俄旅游翻译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在实际翻译中如何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用各种翻译方法,合理调整信息密度。 第4章:涉俄旅游中若干要素的文化翻译:本章在前三部分理论和方法探索的基础上,结合笔者涉外俄语导游的亲身体验和在翻译实践中接触到的具体案例,对涉俄旅游翻译若干要素的翻译进行的文化层面的解读。 第5章:汉俄旅游翻译者的文化翻译观:本章主要介绍了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及翻译者在汉俄旅游翻译中的地位,即译者的主体性,指出,在汉俄旅游翻译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加强对译者的文化翻译观的培养。 最后是本文的结语,借助文化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贯彻文化翻译观的文化翻译精神,在文化层面对汉俄旅游翻译展开论述,其将有助于解决汉俄旅游翻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指出,进行汉俄旅游翻译,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正视中俄文化的变化,真正做到使汉俄旅游翻译成果为弘扬中国文化和中俄间文化交流做贡献。
【关键词】:文化翻译学 文化内涵 汉俄旅游翻译 文化差异 译者的文化翻译观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2
  • 第1章 文化翻译学与汉俄旅游翻译12-18
  • 1.1 文化翻译学12-15
  • 1.1.1 关于文化概念12-13
  • 1.1.2 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转向13-14
  • 1.1.3 文化翻译学14-15
  • 1.2 文化翻译学与旅游翻译的关系15-18
  • 1.2.1 旅游与文化15-16
  • 1.2.2 文化翻译学与旅游翻译16-18
  • 第2章 中俄民族文化差异18-28
  • 2.1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18-19
  • 2.2 交际民俗差异19-20
  • 2.3 宗教文化背景差异20-21
  • 2.4 伦理道德观差异21-23
  • 2.5 审美价值观差异23
  • 2.6 对事物联想意义的差异23-28
  • 2.6.1 汉俄民族文化中动物的象征意义24-25
  • 2.6.2 汉俄民族文化中植物的象征意义25
  • 2.6.3 汉俄民族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25-26
  • 2.6.4 汉俄民族文化中数字的象征意义26-28
  • 第3章 汉俄旅游翻译中文化信息处理的原则及方法28-36
  • 3.1 汉俄旅游翻译中文化信息处理的原则28-29
  • 3.2 汉俄旅游翻译中文化信息处理的方法29-36
  • 3.2.1 历史方法29-31
  • 3.2.2 比较方法31-33
  • 3.2.3 心理学方法33-36
  • 第4章 涉俄旅游中若干要素的文化翻译36-49
  • 4.1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36-39
  • 4.1.1 音译36-37
  • 4.1.2 意译37
  • 4.1.3 音译加意译37-38
  • 4.1.4 音译加解释38-39
  • 4.2 饮食文化翻译39-43
  • 4.2.1 烹饪方法的翻译39-41
  • 4.2.2 菜单菜名翻译41-43
  • 4.3 民间谚语的翻译43-45
  • 4.4 中医文化的翻译45-49
  • 4.4.1 旅游与中医的关系45-46
  • 4.4.2 中医翻译的重要性46
  • 4.4.3 中医翻译的原则46-49
  • 第5章 汉俄旅游翻译者的文化翻译观49-53
  • 5.1 关于文化翻译观49-50
  • 5.2 汉俄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50-53
  • 5.2.1 关于译者主体性50-51
  • 5.2.2 汉俄旅游翻译者文化翻译观的培养51-53
  • 结束语53-55
  • 参考文献55-57
  • 致谢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芳;;旅游翻译中译文结构调整刍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7期

2 李煜;;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安徽特色文化旅游翻译现状及规范化研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张广勇;;旅游景区翻译问题研究——以贵州赤水四洞沟景区英译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年08期

4 刘霞;;浅谈旅游翻译中“假朋友”的变译——以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4期

5 韩虔;;旅游景介文本英译与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6 曾倩;;项目驱动的高职旅游翻译实践教学研究[J];成人教育;2011年07期

7 邵大艳;;从《达里词典》看古代的汉俄语言接触[J];语文学刊;2011年13期

8 杨林;;关联理论指导下旅游文本的改写[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9 丁岚;;交往行为理论视域下的景区外宣翻译原则[J];大家;2011年16期

10 韩虔;陶源;;翻译策略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戈;徐红;;汉俄语多层定语词序的对比[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郑弘;;旅游翻译中的语篇翻译意识[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亚峰;;涉外旅游宣传的语言诉求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4 冉思诗;;从旅游翻译看海西经济区建设中的福建旅游业发展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宝梁;;一部新型双语辞书《汉俄翻译词典》的诞生——略谈编纂这部词典的几点经验及创新[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李发元;;从文化差异看汉俄称谓语的异同[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黄冬梅;;汉俄民族文化语义的对比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处理方法[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8 李发元;;汉俄称谓语差异的文化阐释[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顾鸿飞;;谈俄语口译教材的编写[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冬梅;;俄汉文化中树木象征意义的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芬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汉俄特色标题文化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新品闹猴年[N];电脑报;2004年

3 韩为卿;“承诺”与“召回”[N];河南日报;2004年

4 冯 源;上海译文出版社启动全国首次图书召回[N];中国质量报;2004年

5 地质出版社 魏智如;维权打假:且看《地质大辞典》的真面目[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6 见习记者 孙海悦;图书召回考验出版社质量管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金鑫;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专业化道路越走越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吴丹;贵州旅游业人才瓶颈待突破[N];贵阳日报;2008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杨泳;垒起民族读物的“书山”[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3·15 文化产业呼唤诚信[N];中国文化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春新;《汉俄教学字典》:理论构建与编纂实践总结[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吴爱荣;文学作品中伴随语言手段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燕燕;论汉俄旅游翻译中的文化现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高芳;中俄民族文化内涵与汉俄旅游翻译[D];河北大学;2011年

3 胡薇;翻译目的论参照下的旅游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玉洁;跨文化交际与中韩/韩中旅游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肖燕;从目的论角度论汉英旅游翻译[D];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

6 王璧;旅游翻译的归化与异化[D];南昌大学;2010年

7 寇海珊;基于目的论的旅游翻译充分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邓荣娟;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9 周健;合作原则在“西湖十景”翻译中的应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傅燕;跨文化交际与汉俄旅游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俄民族文化内涵与汉俄旅游翻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0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20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e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