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语中带成素“pyka”的成语对比分析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中带成素“pyka”的成语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词汇平面最富有活力和表现力的一种语言称名单位。它又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反映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知识。成语是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它能够形象、生动、精练地表达人的思想及人世间深刻的道理。 “手”在人类进化发展史上至关重要,“手”是人体与外部世界接触中最灵活的劳动工具,人类正是在运用“手”的过程中,创造了世界。“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带“手”这一成素的成语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文的题目是“俄汉语中带成素‘рука’的成语对比分析”。该题目的选择不是偶然的。首先,这个主题的成语无论是在俄语还是在汉语中都是很常见的;其次,这个方面的对比研究很少;再次,研究带成素“рука”的成语对于掌握语言有实际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带成素“рука”的俄汉成语,来揭示它们的异同,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本文主要由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组成。 第一章介绍了对比成语学的基本理论,并对俄汉成语做了界定。根据成语学家对成语范围的界定情况,俄汉成语学家都可以分为三派“宽派”、“窄派”和“居中派”。本论文中采用以В.В.Виноградов为代表的“居中派”所研究的成语为俄语的研究对象以及以马国凡为代表的“居中派”所研究的成语为汉语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阐述了俄语中“рука”的定义,并分析了其汉译。通过分析发现,俄语中的“рука”对应着汉语中的“手(手指、手掌)”和“臂(胳膊)”。所以我们将汉语中带“手(手指、手掌)”和“臂(胳膊)”的成语统称为带成素“рука”的汉语成语。 第三章对比分析了俄汉成语的结构:汉语和俄语成语在成分构成和语法结构上均有很大区别。 第四章研究了带成素“рука”的俄汉成语的象征意义。其中多数俄汉成语具有相同的象征意义,这是因为“рука”在两个民族中的功能相同,且两个民族的人民存在着“共性思维”,因为两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也有些象征意义是某一对比语言所特有的,这是由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及两族人民的个性思维决定的。 第五章分析了带成素“рука”的俄汉成语的语言间关系类型。根据俄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在形象和意义两方面的一致程度,我们将俄汉成语间的关系类型分为三类:完全等值关系、部分等值关系和不等值关系。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弄清了俄汉语中带成素“рука”的成语的共性和差异,并揭示了其产生的原因。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应用于外语教学,有利于成语词典的编撰,促进中俄两国人民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
【关键词】:成语 对比 等值关系 形象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5;H136
【目录】:
- 摘要4-6
- Автореферат6-10
- 绪论10-12
- 第1章 俄汉成语的界定12-18
- 1.1 对比成语学基本理论12-13
- 1.2 俄语成语的定义13-15
- 1.3 汉语成语的定义15-18
- 第2章 俄汉语中“рука/手”的意义18-23
- 2.1 俄语中“рука”的定义及其在汉语中的对应18-19
- 2.2 俄汉语中“рука/手”的意义对比19-23
- 第3章 成语的结构23-27
- 3.1 成语的构成成分23-24
- 3.2 成语的语法结构24-27
- 第4章 带成素“рука”的俄汉成语的象征意义27-35
- 4.1 带成素“рука”的俄汉成语都具有的象征意义27-33
- 4.2 带成素“рука”的俄语成语独具的象征意义33
- 4.3 带成素“рука”的汉语成语独具的象征意义33-35
- 第5章 俄汉语中带成素“рука”的成语的语言间关系类型35-45
- 5.1 完全等值关系35-36
- 5.2 部分等值关系36-39
- 5.2.1 一级部分等值关系36-38
- 5.2.2 二级部分等值关系38-39
- 5.2.3 三级部分等值关系39
- 5.3 不等值关系39-45
- 5.3.1 低级不等值关系40-41
- 5.3.2 高级不等值关系41-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1
- 作者简介51-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君;;语言间多义成语的等值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贾长平,赵泽生;浅谈俄汉手势语的民族文化特点[J];长春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3 田君;语言间成语等值问题[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王丽欣;俄汉成语对比浅议[J];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庞晓红;;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手”隐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6 张豫鄂;对俄语фразеология(-гизмы)与汉语成语(熟语)概念之关系的梳理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吴吉康,吴立,王君;俄汉成语对应关系初探[J];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杨明辉;;“手”的隐喻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张会森;对比语言学问题[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10 高菊;俄、汉成语语义结构的对比[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诚;人体部位名词在俄语成语中的象征意义[D];浙江大学;2006年
2 米拉;俄汉带“头”字成语的语言世界图景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杨丽;从语言文化学角度分析俄语中带“心灵”这一成素的成语[D];河南大学;2009年
4 马春媛;汉语“手”词群的语义范畴及隐喻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俄汉语中带成素“pyka”的成语对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3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2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