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及其认知心理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03:11
本文关键词: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及其认知心理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言是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思维活动的载体。反义词作为词汇体系中的一部分,其本身所具有的不对称性在人们的交际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反映人们的认知心理特征,同时还折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体系。研究反义词及其不对称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从辩证统一的哲学视角看待世界万物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掌握看待、分析、解决一切现实问题的方法论基础。基于此,本文力求通过研究俄语反义词及其不对称性,来解读俄罗斯人民的内心活动、意识形态以及认知心理特征,以期能为俄语学习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俄罗斯人的视角。 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主体及结语。 绪论介绍了俄语反义词的研究背景,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及意义。 主体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针对俄语反义词及其不对称性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从而概括出俄语反义词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本论文的研究确定方向。 第二章阐释了俄语反义词的概念界定、形成条件以及类型划分,为俄语反义词不对称现象的分析提供一条清晰的脉络。 第三章对标记理论进行研究,并证明俄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分别归纳阐述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及其在不同层面上的表现,对俄语反义词不对称现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第五章透过俄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分析人们的认知心理特征以及价值观念。 结语总结全文。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解释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特征。
【关键词】:反义词 标记性 不对称性 认知心理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5
【目录】:
- 摘要4-5
- 俄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绪论11-14
- 一、 研究背景11-12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12
- 三、 研究内容与问题12-13
- (一) 研究内容12
- (二) 研究问题12-13
- 四、 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13
- (一) 研究方法13
- (二) 研究重点、难点13
-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13-14
- 第一章 反义词及其不对称性的研究综观14-20
- 一、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14-16
- (一) 国外学者对反义词的研究状况14-15
- (二) 国外学者对反义词不对称性的研究状况15-16
- (三) 国外学者对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状况16
- 二、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16-18
- (一) 国内学者对反义词的研究状况16-17
- (二) 国内学者对反义词不对称性的研究状况17-18
- (三) 国内学者对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状况18
- 本章小结18-20
- 第二章 反义词的概念界定、形成条件以及分类20-28
- 一、 反义词的概念界定20-22
- 二、 反义词的形成条件22-24
- 三、 反义词的分类24-27
-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理论依据28-34
- 一、 标记理论概述28-30
- (一) 标记理论28-29
- (二) 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的判别标准29-30
- 二、 俄语反义词的标记性特征30-31
- 三、 标记特征的认知根源31-33
- 本章小结33-34
- 第四章 俄语反义词的不对称性及其在不同层面的表现34-45
- 一、 俄语反义词构词能力的不对称性34-36
- 二、 俄语反义词语义分布的不对称性36-38
- 三、 俄语反义词语用涵义的不对称性38-42
- 四、 俄语反义词使用频率的不对称性42-43
- 本章小结43-45
- 第五章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特征45-56
- 一、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心理依据45-46
- 二、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运用中的认知心理特征46-52
- (一) 俄语反义词运用中的突显性特征47-48
- (二)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运用中的顺序相似性48-50
- (三)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运用中的乐观性心理特征50-52
- 三、 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联想——隐喻52-55
- (一) 认知联想——隐喻52-53
- (二) 反义词不对称性的认知联想表现53-55
- 本章小结55-56
- 结束语56-57
- 注释57-60
- 参考文献60-63
- 后记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觅;陈连丰;;从多维角度解析英语反义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0期
2 付琨;标记理论的介绍与应用[J];汉语学习;2005年03期
3 赵红;俄语反义词的语义特征浅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李玉萍;标记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洪志琴;;英语层级反义词公允性与偏袒性的认知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02期
6 杨衍春;;俄语中的两端现象解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唐承贤;标记理论探析[J];外语研究;2003年04期
8 刘国辉;;近三十年来反义词现象研究思考及非对称性反义词表征考察[J];外语研究;2008年03期
9 王立非;英语反义形容词的语义标记研究[J];外语研究;1994年02期
10 詹务本;吴琼;;浅析反义词的不对称性[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本文关键词:俄语反义词不对称性及其认知心理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2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2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