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科技俄语交替传译中的不当停顿现象研究
本文关键词:石油科技俄语交替传译中的不当停顿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能源合作方面来看,独联体国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中国对油气有着巨大的需求。从地理位置方面看,我国和独联体国家是近邻,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政治关系方面看,我国和独联体国家是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因此,中国和独联体国家的油气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已成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俄语作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是所有独联体国家的通用语言。在与独联体国家进行的油气合作中,译者的翻译水平对油气合作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名合格的译者可将操不同语言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准确无误地传递发言人的发言内容,从而促成合作的顺利进行。交替传译是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翻译方式,相比于其它翻译方式,有较为明显的特点——不可预测性、即时性、不可重复性和现场影响性。交替传译的这些特性极大地提高了交替传译的难度。而从翻译内容上讲,石油科技俄语交替传译作为交替传译活动的一个分支,又存在其自身的特点。译者在交替传译活动的进程中一定会面临“停顿”这一问题。恰当的停顿有助于听者对发言人的理解,而不恰当的停顿势必会对交替传译的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如何在石油科技俄语交替传译过程中减少不当停顿现象出现的频率也便成为众多译者密切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不当停顿”这一理论点与石油科技口译具体实践相结合,以译者的自身经历为基础,深层次地剖析在石油科技俄语口译中各种不当停顿现象的成因及易出现不当停顿的位置,并针对每个成因和位置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石油科技 交替传译 不当停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5
【目录】:
- 摘要4-5
- Автореферат5-9
- 第一章 引言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交替传译的特点10-11
- 1.2.1 不可预测性10
- 1.2.2 即时性10-11
- 1.2.3 不可重复性11
- 1.2.4 现场影响性11
- 1.3 “停顿”和“不当停顿”现象11-14
- 1.3.1“停顿”现象11-12
- 1.3.2“不当停顿”现象12-14
- 第二章 石油科技俄语交替传译中不当停顿现象的成因及出现位置14-22
- 2.1 石油科技俄语交替传译中不当停顿现象的成因14-16
- 2.1.1 听辨不清14
- 2.1.2 表达不出14-15
- 2.1.3 笔记问题15-16
- 2.1.4 译者的情绪16
- 2.2 石油科技俄语交替传译中不当停顿现象出现的位置16-22
- 2.2.1 数字处16-17
- 2.2.2 单位名称处17
- 2.2.3 缩略语处17-18
- 2.2.4 长句子处18-19
- 2.2.5 特殊词汇处19-22
- 第三章 石油科技俄语交替传译中不当停顿现象的解决办法22-30
- 3.1 不同成因下不当停顿现象的解决办法22-26
- 3.1.1 听辨不清22
- 3.1.2 表达不出22-25
- 3.1.3 笔记问题25-26
- 3.1.4 译者的情绪26
- 3.2 不同位置的不当停顿现象的解决办法26-30
- 3.2.1 数字处26-27
- 3.2.2 单位名称处27
- 3.2.3 缩略语处27
- 3.2.4 长句子处27-28
- 3.2.5 特殊词汇处28-30
- 第四章 结语30-31
- 参考文献31-34
- 致谢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广玉,贺六连,曾湘华,任志平,褚孝才;石油科技论文的图、表规范表达[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2 李娟;;第八次石油科技期刊评选工作会议结束[J];油气田环境保护;1992年03期
3 陆庆邦;提高石油科技国际会议同声传译质量的经验[J];中国科技翻译;1992年03期
4 ;国外石油科技水平调研报告模式研讨会在京召开[J];测井技术;1987年01期
5 吕广玉,贺六连,曾湘华,,任志平,褚孝才;石油科技论文题目、摘要、前言及结论的写作要点[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6 钟实;;波涛万顷觅油花——记“中国石油科技楷模”苏永地[J];中国职工教育;2005年12期
7 于斯亮;;孙利尧:党有号召我有行动[J];奋斗;2014年07期
8 ;中国石油科技刊物编辑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J];测井技术;1985年02期
9 程希荣;迈向21世纪的中国石油科技(10集电视系列片)——第一集 百年荣辱[J];石油科技论坛;1997年01期
10 本刊编辑部;“石油科技理论成果刊登办法”讨论会在西安召开[J];测井技术;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诚德;;石油科技的作用与展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毅;海外学子追踪石油科技的平台[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沈敬怡;我国石油科技驶入发展快车道[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3 李春辉;石油科技将向智能化、集成化、清洁化、人性化发展[N];中国石油报;2004年
4 记者 王巧然;致力石油科技文化传承 七年磨砺铸就行业大典[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记者 李妍楠 闫建文 实习记者 黄祺茗;三十载输送千余名高端石油科技人才[N];中国石油报;2014年
6 李文阳(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成就感 凝聚石油科技人才的出发点[N];中国石油报;2002年
7 记者 薛梅 通讯员 王达;中国石油科技园迎来首批四家“住户”[N];中国石油报;2011年
8 李子;国际石油科技研究模式更新[N];中国石油报;2004年
9 记者 薛梅;中国石油科技园石化院工程动工[N];中国石油报;2011年
10 记者 李向阳;郭金龙考察中国石油科技园区[N];中国石油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潇;石油科技实验报告翻译实践总结[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肖洋;石油科技俄语交替传译中的不当停顿现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冯彩虹;《人工举升新进展》翻译实践报告[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石油科技俄语交替传译中的不当停顿现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9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29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