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俄副词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俄副词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副词的研究是语言学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副词一直是词类研究中比较复杂和引发争论最多的类别。语法学界现在对于副词的一系列问题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如副词的定义、分类、范围、总体特征等问题。汉俄副词在词义和句法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略述了汉俄副词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然后介绍了汉俄副词的争议性问题,探讨了副词的分类划界问题。其次按照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的分类选用一些典型性的副词来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法、比较法、数据分析法等对比汉俄副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分析其在搭配、位置、修饰等方面的异同,重点是从句法结构上对两者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揭示两种语言副词句法功能的一般规律。最后将汉俄副词的对比研究结果联系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对副词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汉俄副词 分类划界 对比分析 对外汉语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46;H3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绪论7-11
- 第一章 汉俄副词的理论问题研究11-21
- 第一节 汉俄副词的研究角度11-14
- 一、汉俄副词研究的传统角度11-13
- 二、汉俄副词研究的新角度13-14
- 第二节 汉俄副词研究的争议性问题14-21
- 一、汉语副词研究的争议性问题14-17
- 二、俄语副词研究的争议性问题17-20
- 三、争议性问题的对比分析20-21
- 第二章 汉俄副词的分类划界与对比研究21-32
- 第一节 汉俄副词与其他词类的划界21-25
- 一、汉语副词与其他词类的划界21-23
- 二、俄语副词与其他词类的划界23-25
- 三、汉俄副词与其他词类划界的对比分析25
- 第二节 汉俄副词内部类型划分25-32
- 一、汉语副词内部类型划分25-27
- 二、俄语副词内部类型划分27-30
- 三、汉俄副词内部类型划分的对比分析30-32
- 第三章 汉俄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对比32-47
- 第一节 汉俄程度副词对比32-37
- 一、从对程度副词的界定来说32-33
- 二、从分类上来说33-34
- 三、汉俄主观性的程度副词34-35
- 四、汉俄比较性的程度副词35-36
- 五、汉俄数量性的程度副词36-37
- 第二节 汉俄时间副词对比37-41
- 一、全面对比37-39
- 二、典型时间副词分析对比39-41
- 第三节 汉俄范围副词对比41-47
- 一、全面对比41-44
- 二、典型范围副词分析对比44-47
- 第四章 汉俄否定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对比47-53
- 第一节 汉俄否定副词对比47-50
- 一、全面对比47
- 二、典型否定副词分析对比47-50
- 第二节 汉俄情态副词对比50-51
- 一、全面对比50
- 二、典型情态副词分析对比50-51
- 第三节 汉俄语气副词对比51-53
- 一、全面对比51
- 二、典型语气副词分析对比51-53
- 第五章 面向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副词教学53-62
- 第一节 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状53
- 第二节 俄罗斯留学生运用副词的偏误分析53-57
- 一、误代54-55
- 二、误加55
- 三、遗漏55-56
- 四、错序56-57
- 五、杂糅57
- 第三节 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副词教学的策略57-62
- 一、加强对教材中汉语副词的编排57-58
- 二、加强对副词内部的近义辨析58-59
- 三、加强副词与其他词类的对比教学59
- 四、加强副词在特殊句式中的教学59
- 五、加强对汉语副词的测试评估59-62
- 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7-68
- 致谢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鲜丽霞;试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郝世宁;邢台方言中的程度副词[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葛佳才;试论东汉程度副词的混同兼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2期
4 崔国巍;;关于程度副词“ずいぶん”[J];现代经济信息;2006年03期
5 张平;;程度副词“还”新探[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谢建防;;“程度副词+名词”语法结构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李海霞;;《论》《孟》《老》《庄》的程度副词及其与明清的比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刘建萍;;程度副词“不大”的产生和用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9 闫新艳;;“程度副词+有+X”与“程度副词+X”结构对比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陈颖;;简论程度副词的程度等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晓梅;;汉语贬义高义程度副词略说[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2 邱晨;;安阳市区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研究[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3年第2期[C];2013年
3 张颖;;程度副词“很”与“非常”[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4 赵宏;;日语口语中的程度副词使用特征[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5 阮绪和;;江西武宁(上汤)话的程度副词“死、几、蛮”[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肖惠萍;;“程度副词+名词”的网络流行语言特点及发展趋势[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新云;;浅谈山东方言中的部分程度副词——以西齐方言区作为研究对象[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吴娟娟;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程度副词偏误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2 吴娟娟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留学生与本族人汉语程度副词使用情况浅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3 崔山佳;“全面”只是名词吗?[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4 刘慧英;口语语病的两个语法成因[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奇唯美;程度副词句法语义语用特征及分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5年
2 吴立红;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组合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高宁;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与否定副词共现的认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赵军;现代汉语程度量及其表达形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文杰;现代汉语程度范畴表达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龚娜;湘方言程度范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思思;程度副词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贤;汉韩程度副词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3 廖华琼;《史记》程度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朴闰柱;现代汉、韩程度副词的比较[D];清华大学;2004年
5 王丽洁;《型世言》程度副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夏丽蓉;关于程度副词的日中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何平;俄语程度副词语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张涤非;对于程度副词「なかなか/かなり」在意义上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荣伟;沂水方言程度副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威;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低量级程度副词“略微”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汉俄副词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7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2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