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10 15:13
本文关键词:俄语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呼语就是我们称呼别人时说的词或者词组。它虽然存在于句子中,却不是句子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不具备主语、谓语和其它句子成分的功能。呼语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相应的语调也就不同,并且通过标点符号,例如逗号、感叹号等等和句子区分开来。 呼语是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达给受话人的第一信息。恰当的呼语可以成功地促成交际行为,达到交际目的。反之,不恰当的呼语,,可能会有碍交际行为的互动,甚至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实际上,我们在和别人接触的过程中,选择的呼语就会表明受话人的社会地位以及我们和他之间的关系。因此,呼语是一个敏感的语项,它的使用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在会话中,说话人往往为了实现某种交际目的而有意选择特定的呼语来称呼受话人。 本文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来阐释呼语的选用。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要想理解语言,只靠句子结构分析,只靠逻辑—语义分析,只考察确定句子意义的真或假是很不够的。言语行为理论是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语言,它更加关注人们以言行事,如何以言行事以及话语所产生的交际效果。呼语的使用可以看做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并获得交际效果而做出合适选择的动态过程。 本论文首先确定了俄语呼语的定义,然后从结构、语调和标点符号等方面分析了俄语呼语的特点,介绍了呼语的功能。通过研究俄罗斯和中国的学者们对俄语呼语的研究历史,确定了我们的研究目标,即从言语行为的角度研究呼语。本论文分析总结了俄语呼语的演变历史,对现当代俄罗斯呼语的使用状况进行了梳理,并按照称呼的对象—陌生人、熟人、亲友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之后介绍了呼语的如何正确使用。总之,本研究致力于帮助俄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呼语,促进中俄之间交流。
【关键词】:语用学 言语行为 呼语 说话人 受话人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5
【目录】:
- 摘要5-6
- Автореферат6-9
- Введение9-11
- Глава Ⅰ Понятиеобращения11-23
- 1.1 Понятиеобращения11-12
- 1.2 Особенностиобращения12-18
- 1.2.1 Cтруктураобращения12-15
- 1.2.2 Интонацияобращения15-16
- 1.2.3 Знакипрепинания16-18
- 1.3 Функцияобращения18-19
- 1.4 Истор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яобращениявРоссиииКитае19-23
- Глава Ⅱ 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основыисследованияобращения23-33
- 2.1 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аяситуация23-26
- 2.2 Речевойакт26-29
- 2.3 Речевойэтикет29-33
- Глава Ⅲ Развитиеиизменениеобращенияврусскомязыке33-42
- 3.1 До 1917-огогода33-35
- 3.2 Всоветскоевремя35-38
- 3.3 ВсовременноевремяпослераспадаСССР38-42
- Глава Ⅳ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обращения42-54
- 4.1 Обращениекнезнакомомучеловеку42-47
- 4.2 Обращениекзнакомомучеловеку47-51
- 4.3 Обращениевсемейномкругу51-54
- Глава Ⅴ Обращениекаксредствоадресации54-64
- 5.1 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о-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ийподходкобращению54-58
- 5.2 Ты-/Вы- формыобщения58-64
- Заключение64-66
- Список литературы66-74
- Благодарность74-75
- 作者简介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来鲁宁,郭萌;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王金玲;俄汉社会称呼语之比较[J];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3 杜海;浅谈言语交际中的会话目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王晓红;称呼语的社会文化标志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刘淼;;文化视野中的俄汉呼语对比[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褚敏;;俄语称呼语的变迁[J];外语学刊;2010年02期
7 王建华;话语礼貌与语用距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8 田彦娇;;当今俄罗斯社会变迁对现代俄语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02期
9 张会森;苏联解体后的俄语(Ⅰ)[J];中国俄语教学;1996年03期
10 程家钧;谈当代俄语中呼语的演变[J];中国俄语教学;199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宁方景;俄语言语礼节[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钱凤;俄汉称呼语文化与语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卫东;称呼语的社会语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赵一飞;交际目的与称呼语的顺应机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俄语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38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