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主观情态性的句法学研究及语用观
本文关键词:俄语主观情态性的句法学研究及语用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俄语中对句子主观情态性的研究发端于瑞士语言学家Charles Bally的模态理论。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从情态性中区分出了客观情态意义与主观情态意义,并将情态性的研究从传统句法学层面扩展到了语句的语用层面。客观情态性可以以一定词法或句法形式表现出来,而主观情态性则不一定,它或为显性的表达,或为潜在的隐含。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
【关键词】: 句子 语句 模态 情态性 主观情态性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句子的述谓性与情态性是每个俄语语法学习者和研究者都不容回避的问题,但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而且随着语用学对语句研究的深入而扩大化。В.В.Виноградов(1975)曾写过Окатегориимодальностиимодальны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郝斌;“情态性”还是“模态性”[J];中国俄语教学;2001年03期
2 孙夏南;论情态性[J];中国俄语教学;1997年03期
3 孙淑芳;;意向语义与情态意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少萍;;文学话语主观情态意义的翻译策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2 何英玉;我国外语界句子语义研究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公慧颖;;浅谈述语性与情态性[J];林区教学;2011年08期
4 孙敏庆;;基于俄语国家语料库的俄语动词语义句法量化研究——以视觉动词смотреть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彭玉海;王洪明;;动词隐喻的隐性语义错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6 张凤珍;;俄汉语情态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钱娅莉;俄汉语言中的情态性对比[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张扬;;俄语术语модус与модальность的差异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晓华;现代日汉情态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孙瑶;系统功能语法与俄语语篇连贯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路崴崴;“V一下”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秋扬;俄语可能模态词语义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晓亮;系统功能语法维度下俄语语篇的功能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传华;现代俄语中非结构成分的结构语义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牛媛媛;汉语语态指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丽丽;俄语交际语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忠舟;俄语谚语的语义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陶(王莹);表示“应该”意义的道义模态词的语义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葛晶;俄语语义悖异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邓指辉;语境对俄语主观情态影响力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伍莹;俄语语法中的主观情态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武瑷华;俄语语用学的基本问题[J];当代语言学;2001年03期
2 华劭;关于语句意思的组成模块[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淼;;主观情态性视角下的俄语传媒语篇[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俄语主观情态性的句法学研究及语用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9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44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