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我国苏俄翻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07-29 01:06

  本文关键词:我国苏俄翻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苏俄 翻译 理论


【摘要】:本文以"苏俄翻译理论"为主题的相关文章和著述为语料,回顾我国苏俄翻译理论研究的历史,分析其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对未来发展方向做进一步展望。结果显示:国内苏俄翻译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大方面,即对22位代表人物观点的译介和研究,对苏俄翻译理论的7个主要议题(翻译单位、翻译语用、等值思想、两派争论、翻译模式、翻译理论史、作家和翻译关系)和4个主要分支(语言学派、文艺学派、机器翻译、口译建设)以及对我国和世界的影响研究。不足体现在:学界对苏俄翻译理论各分支的探讨不够均衡,对有关议题的研究存在盲区,对新世纪苏俄翻译理论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今后可以加大口译建设、机器翻译和科技翻译研究,同时兼顾其他分支;进一步挖掘翻译转换、翻译评估、翻译标准、翻译心理等重要议题;开展作家与翻译关系专题研究、苏俄翻译理论对我国影响研究;最终完成重新书写苏俄翻译理论史的任务。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俄语系;
【关键词】苏俄 翻译 理论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苏俄现代翻译研究60年考察(1953-2013)”(项目编号:14YJC740123)阶段性成果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青年激励项目(2013-201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一、引言苏俄翻译研究在世界译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苏俄翻译理论的两大流派——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率先被引进我国翻译界和教育界。资料显示,我国最早与苏俄翻译理论有关的文章是1951年《俄文教学》创刊号的一篇译作“论翻译的准确性”(索伯列夫著),而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娜;;《翻译是作决定的过程》理论评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2 席静,杨自俭;试论什维策尔的翻译等值模式[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4期

3 刘永红;巴尔胡达罗夫翻译理论中的文艺学翻译因素[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毛志文;;从俄语界翻译单位的研究分类看秋列涅夫对翻译单位研究的贡献[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5 李文戈,齐瑞峰;苏、俄等值翻译思想及其在不同语体中的体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刘肖岩;略论语用翻译观[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付昌萍;《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法》评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陈洁;;俄语界对翻译单位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翻译;2007年01期

9 关慧;;翻译:抉择和再造的过程——评介吉里·列维的《翻译是一个抉择的过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黄秋凤;;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斯米尔诺夫及其翻译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王安原;吉哲民;;对译者角色——“隐身”的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袁晓亮;;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对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许磊;翻译中主体因素对文化信息传播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郭燕;许明武;;英汉电影片名互译中的翻译单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孙青;;由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引发的哲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楚春霞;;解读苏珊·巴斯内特的“种子移植”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刘德军;陈艳君;;旅游资料语篇特点与英译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朱林;;本雅明翻译观与解构主义的形神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邓燕;;大中华文库版《浮生六记》翻译策略解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政治语篇中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金帅;论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赵丹丹;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中国高校网页简介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杜韵莎;试论中国俄语专业翻译教学体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陆子晋;论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娟;杨必译《名利场》中“good”一词的具体化译法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唐海蓉;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材的编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韩莉;从功能理论试析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区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蒋薇;对外英语文化新闻报道中的解释性编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一民;S比N还N——变异后的常式[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2 李文戈,齐瑞峰;苏、俄等值翻译思想及其在不同语体中的体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陈洁 ,陈倩;俄汉句群翻译初探[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4 杨仕章;俄语现代翻译理论之概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5 陈洁;;俄语界对翻译单位研究综述[J];中国科技翻译;2007年01期

6 谢云才;俄苏翻译理论发展百年历程回眸[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关慧;;翻译:抉择和再造的过程——评介吉里·列维的《翻译是一个抉择的过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张冰佳;;浅析“极大极小策略”——从博弈的角度看翻译中的抉择[J];丽水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9 刘艳;;译者主体性的文化界定——再读吉里·列维的《翻译是一个抉择过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杨仕章;;俄罗斯语言翻译学研究的八大领域[J];外语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良,路玉坤;“信达切”再探——兼谈翻译理论研究与批评问题[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韩子满;当代美学思潮与翻译理论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丛滋杭;翻译理论研究的必由之路[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3期

5 周贻;;翻译策略和翻译理论研究:民族的视角[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张柏然;;顶天立地搞科研 领异标新写春秋——翻译理论研究方法论纵横谈[J];外语教育;2007年00期

7 田巍;郝军;;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视角[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张柏然;辛红娟;;当下翻译理论研究的两个向度[J];中国外语;2009年05期

9 党争胜;;近二十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方向思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卢杰;;文本·意图·过程——论翻译理论研究的历史传承及内部关系[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道明;;隐喻与翻译——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2 张莹;;翻译概论式教材的定位与编排[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3 陈汉卿;;信息时代与翻译[A];华东地区第6届(泉州)翻译研讨会文集[C];2001年

4 孙红梅;;国内翻译界归化和异化研究十年(1997-2007):回顾与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毛洋洋;;手语翻译职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困难与前景[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春海;翻译理论研究不能忘了“根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晶荷;框架语义研究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傅昌萍;模糊化思维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艳春;近三十年蒙文翻译理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苏善勇;归化异化再思考: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理论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3 杨国静;以信息性为基础的语篇翻译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欧光安;穆旦诗译的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朴范吉;从信息论角度考察政论文体翻译[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卢贵英;逻辑视角下的翻译的客观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郭艳红;翻译研究的新课题[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8 吴芳;翻译:概念整合过程[D];中南大学;2006年

9 杨艳;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帝国主义[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10 马彩梅;[D];西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586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586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f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