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测试到能力测试——关于拔尖创新实验班考核方式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从知识测试到能力测试——关于拔尖创新实验班考核方式的思考
【摘要】:在俄语拔尖创新实验班的教学活动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对于学生能否公平地竞争、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并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培养"精品"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俄语拔尖创新实验班现行的及未来可实施的考核方式,我们希望能够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体系,考核的不只是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关键词】: 实验班 考核 知识 能力
【基金】:黑龙江大学2012年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2B2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迫切要求高校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精尖型”人才。为了适应这一要求,黑龙江大学于2012年开始在个别专业设立拔尖创新实验班,这是我校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大胆尝试。在拔尖创新实验班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配备优良的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继昌;;改革考试模式促进学风建设[J];高教论坛;2007年06期
2 戴曼纯;外语测试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01期
3 王守仁;;研究外语测试 促进外语教学[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1年01期
4 吴绍春;;再谈美国大学如何进行课程考试——方法的多样性与课程教学的适应性[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陈颖杰;;考试效度视阈中的现行中国俄语测试[J];中国俄语教学;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平;;大学英语测试结果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反馈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谭燕保;;交际测试法中的大学英语试题编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顾晓微;;TEM4改革前后完形填空的考点效度对比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赵海永;史李梅;于杰美;孙伟伟;赵金玲;;大学英语测试中单项技能的性别差异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赵云林;;浅析课堂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6 党少兵,姜国波,李继平;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测试[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7 孙力;大学英语口语测试设计思路[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8 孙力;英语口语测试的效度与信度[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袁瑛;关于英语听力测试的几点思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10 赵凤兰;马汉才;刘海华;;大学英语校内成绩测试试卷质量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琳;梁孟华;;提高大学英语试卷信度和效度之我见[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郑一立;;浅谈英语分级测试中完形填空题型的动词选项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颖慧;;2005级大学英语分级考试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娄喜祥;;英语专业八级新旧版短文改错题的信度与效度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刘晓康;;通过分级考试评析中国大学新生英语听力与阅读能力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朱丽红;;PSC中“说话”项的题型分析和改进建议[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钱华;;PSC“说话”测试的学理依据与界域定位[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叶军;王颐嘉;周鸣之;乔丽华;;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研究[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姜蕾;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下读写结合写作测试效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刘雪莲;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李箭;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1949-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薛荣;完形填空及其在口语测试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MISS HATHAIKARN MANGKORNPAIBOON(龙伟华);泰国“汉语能力标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彭云鹏;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张松柏;中国聋校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张雪红;基于中国情境的大学ESP课程模式与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绍春;教师·主持人·多角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吴绍春;两种考试观的比较——美国林肯大学没有“一张考卷定乾坤”[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4期
3 史铁强;;测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俄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改革的思路[J];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02期
4 马步宁;;全国大学俄语四、六级考试方案修订设想[J];中国俄语教学;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延安创新实验小学工作站作品综述[J];青少年书法;2012年09期
2 刘敬刚;;浅谈高校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3 诸迪;;一个学院的响应——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美术研究;2013年02期
4 孙志霞;;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2年11期
5 刘小波;汤莉;吕祥;魏丽;周宝同;;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J];高师理科学刊;2014年02期
6 ;《艺术设计创新实验教程》[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1年01期
7 苏士伟;;创新实验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时代人物;2008年10期
8 栾兆祥;;把整个心灵献给教育[J];上海教育;2009年Z2期
9 ;年度封面人物[J];班主任;2009年07期
10 王立英;赵研;赵明智;金元宝;杨东生;张瑶;赵建军;滕利荣;;独立学院创新(设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华;;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实践活动的探讨[A];2012年河南省护理科研暨临床护理PBL实践教学骨干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2 周静;;校外科技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初探[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3 余晓峰;刘汝海;;立足教材 创新实验 培养探究能力[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4 陈曦;冯希平;张玮;;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践的思考[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韦林;仲政;郑百林;;力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实验项目建设与探索[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武亚莉;吕春;;开创设计性实验和创新实验,加强学生的动手和科研能力[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张爱民;;土木类本科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汪晖;李晓霞;郑丹;李开元;李一村;;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中的师生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A];第八次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9 李维晖;张宏;陈新;;探索新理念与实施新课标——浅谈选修课程的创新实践[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雅;董立泉;胡摇;赵跃进;郝群;宋勇;;自主创新实验课程的研究与探索[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陈丽霞 王怀民;武大建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N];湖北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守敏;市政协举办主席接待委员日活动[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0年
3 记者陈欣然 通讯员武冰洁;工大创新实验班首次招生[N];天津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吴琳 本报通讯员 许梅杰 钟天骐;这里,有创新人才成长的一片沃土[N];光明日报;2011年
5 记者 张国圣;重庆:创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N];光明日报;2013年
6 记者 阮莉珠;激发创新思维 提高实践能力[N];上海科技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魏巍;前行,我们高举创新的旗帜[N];长春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文亭;我省又有3个人才培养模式入选国家级创新实验区[N];江西日报;2010年
9 记者 骆辉;江西确定70个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N];南昌日报;2009年
10 上海市七宝中学校长 仇忠海;在培养创新能力上走一条创新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莉;我国高校创新实验班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2 张崴;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张建华;中学开展“低成本物理创新实验”设计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军丽;我国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5 宋洁;融合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中学生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施[D];西南大学;2011年
6 于子轩;“科技创新实验班”生命科学课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调查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麦宁;本科创新实验班教育质量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8 王来;基于STS教育理念的中学物理创新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扬;欠发达地区地方性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10 阚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9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679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