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汉祝愿语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5 16:32

  本文关键词:俄汉祝愿语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祝愿语 言语行为 俄汉语 对比分析


【摘要】:“祝愿”是人们日常交际中频繁使用的一种礼仪性言语行为,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从语用学的角度看,祝愿是一种言语行为,“祝愿”属于言语行为的“行为型”中表达祝福的施事行为,其以言行事的意图指的是说话人针对某种客观情况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语言结构上看,祝愿语通常为约定俗成的客套话,短语和句子。 论文以奥斯汀、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较全面而系统地对俄汉祝愿语进行了对比分析。俄汉祝愿语在词汇、句法、语体、语境、话语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均存在共性和差异,实施“祝愿”言语行为时常出现“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其根源在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认清由于各自的文化差异和传统不同所造成的差异,进行得体的言语交际。
【关键词】:祝愿语 言语行为 俄汉语 对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5;H136
【目录】:
  • Словоблагодарности4-5
  • Реферат5-6
  • 摘要6-9
  • Введение9-12
  • Глава1 Основныеположениятеорииречевогоакта12-25
  • 1.1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фон12-13
  • 1.2 СтановлениеиразвитиеТРА13-19
  • 1.2.1 СтановлениеТРА13-17
  • 1.2.2 РазвитиеТРА17-19
  • 1.3 Пожеланиякакречевойакт19-25
  • 1.3.1 Оконцепцииречевогоактапожеланий20-21
  • 1.3.2 Иллокутивнаяцельвысказыванияпожеланий21-22
  • 1.3.3 УсловияуспешнойреализацииречевогоактаВП22-24
  • 1.3.4 ФункцияВП24-25
  • Глава2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еречевогоактапожеланийврусскоми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ах25-55
  • 2.1 СинтаксическиеособенностиВП25-33
  • 2.1.1 СтруктураВПсперформативнымглаголом25-31
  • 2.1.2 НеперформативныеспособыоформленияВП31-33
  • 2.2 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ыеситуации, вкоторыхреализуютсяВП33-52
  • 2.2.1 Особые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ыеситуации34-48
  • 2.2.1.1 ВПнасвадьбе35-39
  • 2.2.1.2 ВПпослучаюднярождения39-43
  • 2.2.1.3 ВПнатрадиционномнародномпразднике43-48
  • 2.2.2 Общие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ыеситуации48-52
  • 2.2.2.1 Пожеланияприприветствии48-49
  • 2.2.2.2 Пожеланияприпрощании49-51
  • 2.2.2.3 ВПприподдержкеивдохновлении51
  • 2.2.2.4 ВПвтостах51-52
  • 2.2.2.5 ВПпридругихобстановках52
  • 2.3 РеакцияадресатанаполученноеВП52-55
  • Глава3 Факторы, влияющиенаупотреблениепожеланийвдвухязыках55-62
  • 3.1 Социально-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ефакторы55-57
  • 3.2 Нациально-культурныефакторы57-60
  • 3.3 Нациально-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ефакторы60
  • 3.4 Концепциясчастья60-62
  • Заключение62-64
  • Литература64-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志勤;浅评新版《俄汉科技词典》[J];上海科技翻译;1990年03期

2 赵祝仪,白云;俄汉身势语对比[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3 赵爱国;试论俄汉言语交际中的文化误点及误因[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陈叔琪;《俄汉详解大词典》的例证选配[J];辞书研究;2000年01期

5 李爱莲;小议俄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在造词中的反映[J];俄语学习;2001年01期

6 马海;俄汉对照计算机及网络常用语汇[J];俄语学习;2003年03期

7 汪成慧;新时期俄汉外来词的文化、社会与心理功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胡滨;浅析俄汉互译过程中的形象处理[J];俄语学习;1995年01期

9 张会森;俄汉语对比研究述要[J];外语学刊;1996年04期

10 迟书;《俄汉详解大词典》在解释学循环中获得永恒的生命[J];外语学刊;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海虹;;俄汉姓名称呼对比[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张晔明;;《俄汉详解大词典》编辑手记[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3 齐向阳;;俄汉姓氏的文化比较[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黄云;姜文斌;王志洋;祝捷;吕雅娟;刘群;;基于小规模俄汉双语词典的俄语形态切分[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七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永红;;俄汉诗歌句法对比研究导论[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吴丽坤;;世纪回眸:俄汉词典编纂历史概述[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陈洁;;俄汉带连(接)词复(合)句与超句体相互转换对比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牟萍;;俄汉词义演变轨迹与思维走向[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杨杰;;俄语外来词大潮呼唤俄汉外来词词典——兼谈普通俄汉词典收词的“现代化”意识[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牟萍;;俄汉词义演变轨迹与思维走向[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栾哲;俄汉特曼西自治区推介经贸项目[N];吉林日报;2009年

2 冯沙;俄汉智能辅助翻译系统问世[N];科技日报;2002年

3 ;著名学者评《俄汉详解大词典》[N];光明日报;2000年

4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语言学所所长、著名汉学家 宋采夫;《俄汉详解大词典》序言[N];光明日报;2000年

5 郑述谱 《俄汉详解大词典》编委、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从《大俄汉词典》到《俄汉详解大词典》[N];光明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李银刚;语通俄汉 心系河洛[N];洛阳日报;2008年

7 李锡胤 《俄汉详解大词典》主编、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鼓舞与关怀[N];光明日报;2000年

8 文献中心 马福聚;中国俄语辞书的标志性工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记者 宋彬;《俄汉石油石化科技大词典》发行[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0 丁纵宇;石化双语工具书应中俄能源合作而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超;俄汉图书辅文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张金忠;俄汉词典编纂论纲[D];黑龙江大学;2004年

4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刘阳;俄汉简单句命题语义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任雪梅;论俄语的空间范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王洪明;俄汉阐释动词词义的元语言释义对比[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9 惠秀梅;俄语否定范畴的意义与表达手段[D];黑龙江大学;2004年

10 毛志文;结构诗学与诗歌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香;俄汉祝愿语对比分析[D];苏州大学;2011年

2 李秀玲(ATITAYA DECHBOON);汉泰祝愿语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谭永燕;《诗经》祝愿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贾明秀;俄汉全译之对译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倪璐璐;俄汉全译之换译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王迪;俄汉人体词汇隐喻的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骅;俄汉全译之减译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王宇红;《俄汉详解大词典》视域下的观念词счасть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Kokombaev Adilet(阿迪列特);俄汉动物形象对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萨沙;俄汉方位指示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9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679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e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