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语呼语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观察

发布时间:2017-09-09 19:49

  本文关键词:俄语呼语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系统功能语言学 呼语 概念功能 人际功能 语篇功能


【摘要】:呼语是交际中的重要因素,它一方面反映了说话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概念指称,另一方面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以及对受话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呼语在语篇中还可以起到传递信息和主题推进的功能。本文拟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呼语进行分析,探究呼语的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俄语系;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呼语 概念功能 人际功能 语篇功能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1.引言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通常最先说出的话语是对听话人的称呼(陈松岑2001:18)。呼语是人类社会交往中使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语言形式之一,在任何社会、任何一种语言中都不可或缺,作为日常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呼语在现代社会的言语交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因此,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金玲;;俄汉称呼语的跨文化语用对比[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 赵英玲;论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1期

3 王晓娟;俄汉呼语之语用功能对比[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孟令霞;;俄语间接称呼语的语用功能[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年03期

6 程家钧;谈当代俄语中呼语的演变[J];中国俄语教学;1996年03期

7 曹国权;论呼语[J];中国俄语教学;1997年03期

8 周民权;;汉俄称呼言语行为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振东;语言交际理论与实践新探[J];北方论丛;1999年06期

2 朱庆;;称呼语的人际功能与翻译策略[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鲁国芳;;社会语言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范炎培;;常州方言称谓语探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杨德爱;;面称语与语用得体探讨[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陈莲洁;;称谓语在电视剧《黎明之前》中建构的社会权力关系[J];电影评介;2011年16期

7 牛丽萍;;从校园语言看称呼语的语用功能[J];大众文艺;2010年09期

8 吴永琴;陈霞;;从女性称呼语管窥中法文化之异同[J];法国研究;2007年02期

9 李莹;社会语言学文献综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李玉兰;;俄语称呼语性别差异研究[J];消费导刊;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素容;;称呼语转换的语用分析[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超;俄汉图书辅文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戴晓雪;汉语称呼中的“代位”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金顺吉;韩汉语人称代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丽娟;集会语境下面向公众的称谓语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陆松;语言世界图景视角下的俄语等级称呼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郁万霞;甘肃永登地区称呼语及其演变的调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齐方;汉英通称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尤莉娅;中俄语用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汉语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邓益成;大学生内部称谓语:人际关系的社会折射[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叶津;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语用失误调查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梁丽;沈阳大学生称代形式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玉华;应对形式与两性会话风格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10 毛悦;影响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使用的社会文化因素[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金玲;俄汉社会称呼语之比较[J];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郭展;寒亭称呼语规则试说[J];民俗研究;1996年03期

3 张会森;;语用·语用学·对比语用学[J];外语研究;2010年05期

4 杜文霞;浅论汉语昵称的文化制约性及其它[J];修辞学习;1997年02期

5 陈松岑;;北京城区两代人对上一辈非亲属使用亲属称谓的变化[J];语文研究;1984年02期

6 怓永顺;称呼语及其使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年02期

7 刘素梅;试论俄汉称谓对比[J];中国俄语教学;1991年02期

8 周民权;;当代俄罗斯社会性别语言学研究论略[J];中国俄语教学;2010年03期

9 周民权;;俄罗斯语言学界社会性别原型研究概观[J];中国俄语教学;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斌;;英汉呼语对比分析[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2 素虹;招呼语·搭讪语·呼应语[J];汉语学习;1991年04期

3 张韶岩;你知道[おはよぅ]等招呼语始用于何时吗?[J];日语知识;1998年11期

4 孟建安,傅远碧;招呼语的社会因素[J];语文学刊;2000年05期

5 董秋荣;时代的变迁与呼语的演变——浅谈苏联解体后呼语的演变[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陈晓燕;当代社会招呼语分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伊力米热·伊力亚斯;"Ты"还是"Вы"——论俄语第二人称呼语的特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刘淼;;文化视野中的俄汉呼语对比[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左进;韩仲谦;;死亡背后的深爱——《晚安,母亲》中呼语的语用解读[J];名作欣赏;2010年35期

10 刘艳;;深、宁、济、合四城市职业群体招呼语使用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樟树市中洲中学 邹学兵;英语的招呼语[N];宜春日报;2011年

2 李娟 丁晓龙;招呼语中听变化[N];东营日报;2007年

3 黄珊珊;英国人每天平均撒4个“善谎”,“我好着呢”居首[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华;英汉呼语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常凯;魏晋南北朝至今小说文本中的汉语招呼语及其演变[D];暨南大学;2013年

3 陈菲菲;现代汉语招呼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刁庆华;俄语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5 张瑜洁;留学生汉语招呼语习得情况调查和教学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崔鉴;英汉招呼语对比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王涛;汉语口语教材中招呼语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赵宝玲;英汉招呼语对比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9 林彩虹;中日日常招呼语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惠慧;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来华留学生汉语招呼语使用情况调查[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2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822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b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