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词不定式句表达的主观情态意义
本文关键词:浅析动词不定式句表达的主观情态意义
【摘要】:情态历来是哲学和语言学研究的热门问题和重点对象。俄语语言学家大体上存在一种共同的认识,即将其区分为主观情态和客观情态。本文认为情态是说话人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和态度。凡言语必有态度,比如主观态度,客观态度,它们往往贯穿于语篇始终。[1]因此,将语句中十分重要的两种语言现象结合起来,以动词不定式句的语义特征和句型特点为着眼点,详细地分析其直接或间接表达出来的主观情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单位】: 黑河学院;
【关键词】: 俄语单部句 动词不定式句 主观情态意义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动词不定式句属于单部句,其句子主要成分是动词或是动词词组。它表达一个行为发生的潜在可能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观情态意义。鉴于其丰富的表情色彩和简洁、方便的表达方式,其在日常口语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对动词不定式进行研究,研究其结构和模式,研究其蕴含的主观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铭玉;于鑫;;动词体的功能语义范畴——对邦达尔科体学思想的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袁顺芝;;论俄汉语对比研究的模式和方法[J];外语研究;2005年06期
3 王铭玉;于鑫;;舍利亚金的俄语功能语法[J];外语研究;2009年05期
4 刘戈,,崔卫;关于俄语称名及语义衍生问题[J];外语研究;1994年01期
5 李琳;;俄语语法教学改革探析[J];海外英语;2012年14期
6 李红儒;俄语中的使役主体[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7 赵为;教学视野中的概括让步从属句[J];外语学刊;2004年04期
8 徐红;李文戈;;哲学视域中的语言研究[J];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9 沈志文;俄语中的比喻手段[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10 严巧丽;功能语法与俄语语法教学[J];外语教学;199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张凤珍;现代俄语中的制约范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娇;俄英汉动词对比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节江华;俄语简单句语义主体的功能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月;现代俄语目的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微;现代俄语性质功能语义范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肃宁;俄汉语空间关系表达形式和手段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王丽梅;俄语疑问句的语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黄杨春;俄汉语表达数量意义的手段及功能对比[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家丰;俄语存在句的结构和语义功能[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岳静;现代俄语中的肯定/否定范畴[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高贺囡;俄语口语称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少妙;;语境作用下的零情态句式[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金朋荪;谢霞秀;赵玉闪;;商务英语合同中的情态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7期
3 许凤才;俄语双重否定结构的情态意义及其与汉语的对比[J];中国俄语教学;2004年04期
4 夏新军;情态意义疑问句的某些结构—语义特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5 李恩运;;演讲语篇中的语气及情态系统的人际功能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8期
6 韩大伟;;从功能语用角度对比分析英汉可能类情态意义[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陈燕;;从Halliday的功能语法对比研究英汉情态用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高洪儒;应当式浅析[J];中国俄语教学;1985年06期
9 李爱玲;;基于情态意义的半意志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马志刚;;情态意义、否定辖域和动词体的选择——一项以俄语语料库为基础,以英语情态意义研究为参照的跨语言对比研究[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玲;;英语情态意义的认知解读和多义性的顺应论释解——以must一词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红阳;程春松;;英语政治演讲和学术演讲的情态对比研究[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吴艺娜;;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情态表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蓝越群;;论英语的情态附加语及其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骆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情态动词使用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苏妮娜;;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情态手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李勤;;俄语句子语义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徐存良;;析不定代词独立扩展成分的句法功能[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刘丽萍;;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纽约时报》关于谷歌退出中国大陆报道的个案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周;;浅谈形式体言「の」和「こと」的异同[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曼;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的情态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2 丛迎旭;汉英错位修饰现象语法隐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卢军羽;英汉动后论元事件交替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南成玉;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5 季小军;俄语一般疑问句的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王明树;“主观化对等”对原语文本理解和翻译的制约[D];西南大学;2010年
7 崔仁淑;韩汉英三种语言完成体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8 陈林俊;现代日语情态系统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丰丽荣;英语情态句汉译时的拆译[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利;中美新闻个人评论语篇中情态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周巍;英语情态的主客观视角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瑜;韩中表示推测情态的语法形态之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李忠霞;中美学生英文个人陈述中情态系统的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张凤辉;语篇标题的情态意义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7 陈师瑶;英语情态历时演变的历史语用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黄建秋;中高级英语学习者情态意义表达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应巧君;冷战期间美国总统就职演讲中情态系统的人际意义研究(1945-1991)[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紫丹;论奥巴马演讲中情态系统的人际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2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832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