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小说译本风格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20:01
本文关键词:契诃夫小说译本风格翻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风格翻译 翻译美学 语言层 超语言层 再现原文风格
【摘要】:风格翻译对文学作品翻译具有重要作用,却一直受到翻译界学者的争议,本人认为风格可译,而且必须准确将其翻译。著名作家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境,化境,主要要求出神入化、不疙疙瘩瘩,这就要求译文与原文不仅达到形似,而且要达到神似,所谓神似即风格相似。布封说风格即人,风格是原文作者行文气质的体现,有必要将其翻译并完美再现,译者要传达原文的神韵,运用一定的翻译策略再现原文的风格美。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翻译首先要意义对等,其次要风格对等。格特(Gutt)提出关联理论,即译者负责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符,翻译必须使作者和读者达到最大关联性,风格翻译当然也要最大程度符合原文风格。耶夫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指出语言使用就是在不同意识下为顺应交际需求而做出选择的过程,对翻译具有指导意义。 本论文在以上国内外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对契诃夫小说经典著作各译本的风格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创新之处在于论文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揭示契诃夫小说原文与译文风格的差异,分析契诃夫小说风格的各种特点,研究比较各个译本的风格翻译现状。论文对原文语言层级及超语言层级多角度进行对比,分析风格再现的方式,从而为文学翻译中风格再现这一理想境界提供指导策略。 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目录。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三部分为结论。第四部分为参考文献。正文分为引言与五章。引言部分简单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范围、内容、研究出发点、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为研究综述,对各个理论基础研究现状总结,提出论文指导思想及出发点,,简单将风格翻译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第二章分别对风格翻译与翻译风格进行论述。第三章对契诃夫及其小说风格特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第四章将契诃夫小说译本风格翻译传递现状进行研究,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语言层级和超语言层级译本的风格翻译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比较研究如何再现原文风格。第五章对达到契诃夫小说风格再现的理想境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风格翻译 翻译美学 语言层 超语言层 再现原文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35;I046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Автореферат7-9
- 目录9-10
- 引言10-15
-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0.2 研究对象和材料来源11-13
- 0.3 理论基础和方法13
- 0.4 论文创新之处13-15
- 第一章 风格翻译研究现状及理论阐释15-23
- 1.1 风格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15-20
- 1.2 论文所采取的指导思想及理论阐释20-23
- 第二章 翻译风格与风格翻译概述23-27
- 2.1 风格概述23-24
- 2.2 翻译风格与风格翻译24-25
- 2.3 风格可译性25-27
- 第三章 契诃夫小说风格分析27-31
- 3.1 契诃夫简介27-28
- 3.2 契诃夫小说风格特点研究28-31
- 第四章 契诃夫小说译本风格翻译研究31-47
- 4.1 契诃夫小说风格翻译现状31-39
- 4.2 契诃夫小说译本风格翻译比较研究39-47
- 第五章 契诃夫小说风格再现的理想境界47-56
- 5.1 模仿原语,使译语与原语风格相适应47-50
- 5.2 尊重译入语,以读者接受为原则50-53
- 5.3 淡化译者风格,再现原作者风格53-54
- 5.4 风格翻译应与时俱进54-56
- 结束语56-57
- 参考文献57-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艳军;;文学文体的风格翻译解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张凤;标记理论的再评价[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3 包家仁,梁栋华;翁显良先生翻译观初探[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王立非;语言标记性的诠释与扩展[J];外语学刊;2003年02期
5 陈洁;张婷婷;;俄罗斯语篇语言学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7期
6 林玉鹏;标记理论和文学翻译的风格标记[J];中国翻译;2002年05期
7 谭卫国;欧阳细玲;;论三位大师的翻译原则[J];中国外语;2011年03期
8 王秀梅;;二十世纪初期马修·阿诺德文化观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J];学术交流;2013年02期
9 周文俊;;风格、文风辨[J];学术研究;1987年03期
本文编号:832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83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