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интересный”和“принятый”语言文化比较
本文关键词:“интересный”和“принятый”语言文化比较
【摘要】:研究和学习语言不能脱离语言文化,俄语语言文化应该是学习和研究俄语的一部分。语言特点包括语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语言意义的延伸。研究语言文化有助于把握理解俄罗斯民族语言的特点和内涵,无论是语言的发展,还是文化的发展,都不能彼此孤立的存在,都离不开社会时代、语言环境、历史背景和民俗传统。
【作者单位】: 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俄罗斯民族 兴趣 传统 语言文化
【分类号】:H35
【正文快照】: 语言和语言文化互为包含,相互影响,语言受语言文化影响,语言文化促进语言的丰富发展。语言文化是语言的内涵意义,而语言则是其文化的外在表现。俄语是有民族文化标记的一种语言,是斯拉夫语族中有丰富而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化的一种语言。俄语语言之中蕴含的俄罗斯民族独有的语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春明;;浅析俄罗斯人非言语交际中的“笑”[J];俄语学习;2015年01期
2 劳华夏;;智者雅罗斯拉夫与基辅罗斯文化的繁荣[J];俄语学习;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玉祥;;基于语言学视角的网络环境下交互式外语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张政;;烟台方言特点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3 王丽芳;;浅谈荷塘月色的语言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4 杨洁;;西方修辞学与汉语修辞学关于语境研究的对比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5 徐琰;读解俄语词汇的内涵[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徐琰;社会因素赋予俄语语言的时代色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肖建安;论语言的变化与变异规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史学冬,李伟宏;大学英语教学和语言背景导入[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陈(赤QR)娥;;精读教学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方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2期
10 刘英杰;;英汉动物词汇文化语言学透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小玲;;积极型双语词典的例证[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伍志辉;;交互作用的认知语言学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吴校华;;浅析汉语象声词的转义及修辞效果[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黄雪霞;新加坡华语词汇五十年发展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罗芳;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萍;英汉短语结构受限搭配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朱娅蓉;教师启动的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薛朝凤;法制新闻话语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田小勇;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王迈;语言形式化原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郭忠伟;作战文书自动生成理论及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庆;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ウツ”的多义性[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静;汉西数词对比分析及汉语数词的西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严伟剑;疑问代词“怎么”“怎样”“怎么样”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耿冰;“实现事件”结构词汇化模式的英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宇;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晓菲;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花卉意象再现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蓉梅;语境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丁慧琴;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林承亮;汉语颜色词“白”的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蓉;;俄罗斯民族女性审美评价的语言考察[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2 张岚;;谈谈俄罗斯民族的左右尊卑文化现象[J];俄语学习;2012年01期
3 刘省非;;浅论俄罗斯民族取名艺术及其文化内涵[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4 赵玉江;;解读“Русская душа”[J];俄罗斯文艺;2009年02期
5 杜文杰;;俄语的民族文化特征[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6 刘飞;俄文翻译过程中如何理解个别词汇的性格含义[J];函授教育;1999年01期
7 廉照春;;俄语阅读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及启示[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8 胡延新;;俄罗斯人眼中的预兆[J];俄语学习;2008年01期
9 冯志红;;俄罗斯人的姓氏溯源[J];兰台世界;2009年15期
10 黄雅婷;;俄罗斯民族的图腾——熊[J];俄语学习;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鸿伟;俄罗斯民族性格“二律背反”的语言文化学阐释[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
2 朱思然;俄语观念词“судьб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蔡文骥;俄语成语与俄罗斯民族性格[D];吉林大学;2008年
4 赵荣;俄语谚语俗语与俄罗斯民族性格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李杰;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俄语中带“上帝”的成语[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64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86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