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俄语论文 >

俄语词义衍生的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21:01

  本文关键词:俄语词义衍生的认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义性 语义衍生 认知突显 认知映射 认知研究


【摘要】:多义性是一种重要的词汇语义和认知语义现象,国内外学者主要从隐喻、转喻、意象图式等角度研究词汇多义问题,但很少从认知突显和认知域映射角度进行多义问题的研究,这为本课题的多义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本文有关俄语词义衍生的认知研究正是要从这些方面展开。课题研究由绪论、三个章节、结论和参考文献组成。绪论将主要总结相关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指出以往研究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从语义突显和认知域角度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必要性,阐明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一章对俄语多义问题的研究进行溯源,指出俄语多义词衍生义项时的认知因素主要有认知域转移、原型、认知突显、隐喻、转喻、意象图式。第二章将对突显理论进行描述,选取具体多义词,从多种认知突显角度分析多义词,并就典型的认知突显进行次范畴分析。第三章先是对认知域映射问题进行描述,将主要从具体域到具体域的映射和具体域到抽象域的映射两大方面分析多义衍生问题,并分别对这两种映射模式的次范畴进行分析,总结出语义衍生的内部机制。本课题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词汇类型化的语义范畴限制,丰富和充实了俄语词汇多义问题的研究方法及理论思想,有助于推动英、汉语语言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亦有助于俄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掌握词义,促进其俄语言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多义性 语义衍生 认知突显 认知映射 认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5
【目录】:
  • 中文摘要4-9
  • 绪论9-28
  • 一、研究的相关理论背景9-25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25-26
  • 三、研究任务和对象26-27
  • 四、研究新意27
  • 五、论文结构27-28
  • 第一章 俄语词义认知语义衍生28-40
  • 第一节 俄语词汇语义的多义性28-31
  • 一、俄语词汇语义多义性溯源28-29
  • 二、俄语多义词及多义词的特点29-31
  • 第二节 俄语词义的认知语义衍生31-39
  • 一、认知与语言32-33
  • 二、认知与多义33-34
  • 三、俄语多义词衍生的主要认知方式34-39
  • 本章小结39-40
  • 第二章 俄语词义衍生的认知突显性研究40-69
  • 第一节 认知突显性问题40-44
  • 第二节 词义衍生中的认知突显性问题44-59
  • 一、形状突显44-45
  • 二、工具突显45-47
  • 三、数量突显47-50
  • 四、时间突显50-51
  • 五、评价突显51-55
  • 六、功能突显55-58
  • 七、范围突显58-59
  • 第三节 词义衍生认知突显次范畴分析59-68
  • 一、评价突显次范畴分析59-63
  • 二、功能突显次范畴分析63-65
  • 三、数量突显次范畴分析65-67
  • 四、范围突显次范畴分析67-68
  • 本章小结68-69
  • 第三章 俄语词义衍生的认知域映射研究69-89
  • 第一节 认知域映射问题69-72
  • 第二节 词义衍生中的认知域映射72-80
  • 一、从具体域到具体域的映射73-77
  • 二、从具体域到抽象域的映射77-80
  • 第三节 词义衍生中的认知域映射次范畴分析80-88
  • 一、从具体域到具体域映射的次范畴分析81-85
  • 二、从具体域到抽象域映射的次范畴分析85-88
  • 本章小结88-89
  • 结语89-91
  • 参考文献91-97
  • 致谢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永强;;从方位词“上/下”看认知域刻划的三组构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2 周瑞英;;认知域视角下词义民族性特点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侯军;;论认知域[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刘华文;英汉翻译中的认知映射与还原映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高丽萍;;认知域间的转移:语法化的一种解释[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丁平;;汉语间接回指及对其释义过程的分析[J];今日科苑;2010年08期

7 林波;从关联理论看目的认知域中的意图映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钟书能;;汉英认知域的标记形式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9 吴恩锋;全晓云;;经济认知域的“交通”隐喻概念系统[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徐盛桓;;隐喻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逯记选;认知域:战斗力生成新空间[N];中国国防报;2011年

2 逯记选;认知域作战探析[N];战士报;2011年

3 逯记选 南京政治学院;认知域作战揭示战争新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解放军66109部队 逯记选;筑牢信息化环境下认知域安全防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陈炳焱;解读信息化战争的认知域[N];解放军报;2003年

6 逯记选;把国家安全延伸到认知域[N];中国国防报;2012年

7 石纯民 杨波 杨洋;认知优势:信息化战争的制胜“基点”[N];中国国防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吕婧玮;俄语词义衍生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2 曾祯;认知域理论下的英语句子歧义消解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3 常春晖;汉语双关的认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然;俄汉语简单句共性的认知阐释[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

5 李云彤;解析人物歇后语的语义生成[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6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eyulunwen/996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b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