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现代日语主格“ガ”的构式图式和事态把握

发布时间:2020-02-10 22:22
【摘要】:本论文以现代日语主格?ガ?为研究对象。以?ガ?的多义性为出发点,对以往?ガ?格的“主体”和“对象”的两分法进行再讨论。再此,本论文基于久野(1973)中对格助词?ガ?所分的“排他”和“发现”两个用法,从认知语言学的立场,对这两种用法的实际使用进行解释说明,并提炼出共通的图式,进而概括出统括?ガ?格主要用法的网络架构,针对?ガ?格在构句上的多义做出一个全面的解释。本论文采用例证法的方法,基于森山(2008)的分类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推进。即举出各种实例,并对其逐一进行分析。此外,本论文中所列举的例句,主要摘自与日本电视剧,纪录片,电影,电视节目,漫画,小说等等,有完整的上下文语境,对句子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一,在以往的研究中,针对?ガ?格用法的分类,被人们所广泛熟知的有“主体”和“对象”的两分法。但是,事实上“主体”和“对象”之间是具有连续性的。在本论文中,分了“自他动词的场合”,“无生物主语句的场合”以及“ウナギ句”三种情况,对“主体”和“对象”的两分法进行了重新论述,以此来说明二者中存在的连续性。二,在久野(1973)中,针对?ガ?格用法的分类,提出了“排他”和“发现”2种用法。本论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立场,对?ガ?格这两种用法的实际使用进行解释说明。当?ガ?表示“排他”的用法时,在本论文中主要分为了“动作主+排他”,“存在的对象+排他”,“指示的对象+排他”,“知觉的对象+排他”,“感情的对象+排他”这5中场合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当?ガ?表示“发现”的用法时,在本论文中主要分为了“动作主+发现”,“存在的对象+发现”,“指示的对象+发现”,“知觉的对象+发现”,“能力的对象+发现”这5中场合进行分析。而且,当?ガ?表示“排他”的用法时,在说话人的认知域中,存在复数个对象,从这多个复数的对象中提取出说话人最想指出的对象,这样一种认知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当?ガ?表示“排他”的用法时,说话人最为关心的内容作为第一位的突显成为射体。同时,与射体构成对照关系的其他突显成为其比照的基准,作为第二位的突显成为界标。另一方面,当?ガ?表示“发现”的用法时,在说话人的认知域中,将最为关心的内容作为焦点进行突显。同时,不是说话人所关心的内容,也就成为突显焦点的相对周边的存在,被背景化成为基体。此外,在论述?ガ?的“排他”和“发现”这2种用法的过程中,发现了在“排他”和“发现”2种用法之间也存在重合的部分。也就是说,在使用?ガ?的实际语境中,“排他”和“发现”这2种用法同时存在的场面也屡见不鲜。三,在本论文中,列举了在日常生活中?ガ?格的使用,并将?ガ?格表示“排他”的用法时,分为了主题主导权的排他以及介绍的场合两种情况,从语用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娣;从漫画语言看现代日语的变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寇芙蓉;从历时的角度看接尾词"めく"在现代日语中的特点——以"名词+めく"形派生词为中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姜耘;;“我が国”小考[J];日语知识;2009年02期

4 佟姗;;助词“よ”在现代日语中的意思[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2期

5 浦子毅;;《现代日语》评介[J];外语界;1980年01期

6 白晓煌;现代日语隐语的构成[J];日语知识;1995年03期

7 王安江;浅议现代日语中的文化因素[J];龙江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8 杨岚;试论现代日语中语气的概念[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陈亮;《现代日语副词研究》评介[J];日语知识;2000年10期

10 王锐;‘火幨’[J];日语知识;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天荷;;汉文训读与现代日语[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2年刊[C];2011年

2 薛倩;;ピア·レスポンスの奻み——中国人中}日本姙学艺撙騕螭薣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4年刊[C];2014年

3 杨秀云;;日本姙教育s⺋4におけるメタ言姙の役割[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4年刊[C];2014年

4 司罗;胡起秀;金琴;;完全无监督的双人对话中的说话人分隔[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5 金乃高;侯刚;王学辉;李非墨;;基于主动感知的音视频联合说话人跟踪方法[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马勇;鲍长春;夏丙寅;;基于辨别性深度信念网络的说话人分割[A];第十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3)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做一名积极的倾听者[N];中国纺织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伟;现代日语否定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周星;关于现代日语名词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毛文伟;现代日语助词性机能辞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王丹;现代日语可能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李洪儒;语句中的说话人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3年

6 李威;多人会话语音中的说话人角色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杨继臣;说话人信息分析及其在多媒体检索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郑建炜;基于核方法的说话人辨认模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9 吕声;说话人转换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10 陈凌辉;说话人转换建模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明明;现代日语主格“ガ”的构式图式和事态把握[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年

2 程卓玉;关于现代日语数字谐音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袁琳艳;现代日语否定助动词“むぃ”的语义与功能[D];南京大学;2014年

4 方帆;关于现代日语情态体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徐良华;现代日语疑问型行为要求表达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孙登洲;关于现代日语中「ものの」与「ものを」的用法考察[D];山西大学;2006年

7 胡环;关于现代日语中的<たち>和<(?)>[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8 崔铉爱;关于现代日语自他对应动词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9 王丽;现代日语连体动词句的体和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陈泽佳;现代日语中的数量表达词汇与否定谓语的共起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78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2578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c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