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日语量词「本」的范畴构建研究——通过比较日语母语者和中国日语学习者使用现状
发布时间:2021-04-16 21:15
以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以日语母语者50名、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150名学生为对象进行想起实验1和相似性判断实验2,旨在探析母语者和学生有关「本」的范畴构建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母语者和学习者均认为[细长物体]为「本」的典型用法,但对比母语者,学习者过剩使用[细长物体],而对于[抽象的事件]中的[交通运行][运动轨迹][时间连续活动及事件]几乎不会使用;母语者具备以扩张动机为中心的「本」的范畴构造。学习者不具备以扩张动机为中心的「本」的范畴构造;母语者可以从「本」的典型用法即[细长物体]用法扩张到[抽象的事物]等其余七类用法。学习者只能从「本」的典型用法即[细长物体]用法扩张到[筒状物][液体]。
【文章来源】:现代交际. 2020,(0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本」的相关研究综述
1.「本」的意义用法研究
2.「本」的对比研究
3.「本」的习得研究
二、「本」的意义用法及各用法意义扩张动机再整理
1.「本」的意义用法再整理
2.「本」各用法意义扩张动机再整理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1. 实验工具
2. 实验对象
3. 实验统计过程
五、结果与分析
1. 母语者和学习者对「本」的典型用法、其余各用法的使用现状区别
2. 母语者和学习者对「本」的范畴构建的区别
3. 母语者和学生者对「本」的扩张关系的区别
六、结语
本文编号:3142186
【文章来源】:现代交际. 2020,(0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本」的相关研究综述
1.「本」的意义用法研究
2.「本」的对比研究
3.「本」的习得研究
二、「本」的意义用法及各用法意义扩张动机再整理
1.「本」的意义用法再整理
2.「本」各用法意义扩张动机再整理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1. 实验工具
2. 实验对象
3. 实验统计过程
五、结果与分析
1. 母语者和学习者对「本」的典型用法、其余各用法的使用现状区别
2. 母语者和学习者对「本」的范畴构建的区别
3. 母语者和学生者对「本」的扩张关系的区别
六、结语
本文编号:3142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142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