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日语论文 >

中日文学作品中“移就”修辞现象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04:12

  本文关键词:中日文学作品中“移就”修辞现象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阅读中日文学作品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些说法,如“囊中羞涩”、“悲惨的皱纹”、“苍白的法律”、“寂寞的时光”,以及“眠れない夜”、“幸せな朝”、“疲れた道’“优しい味”等等。这是一种表达的艺术,但如果对其稍作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表达似乎并不符合一般的常理。如“囊中羞涩”中“羞涩”一词是形容人情态的词,这里却用来修饰“囊”这个没有情态的物体名词。再如“眠れない夜”中“眠れない”说的是人难以入眠,这里却用来修饰“夜”这个概念。显然,这是一种把用来描写甲的词语移用来描写本不能描写的乙词语的修辞手法,本稿称这一修辞现象为“移就”,日语称其为“庘移修饰”。 本稿把研究对象定格在中日文学作品中的“移就”上,以中日两位著名作家(鲁迅和夏目漱石)的部分作品为资料,整理出其中所有“移就”用例,主要对其使用情况、句法及语义特点进行考察,进而分析在这三方面产生异同的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上,又从认知及修辞效果角度对中日移就的逻辑合理性进行解释。最后,尝试性地从语言类型论的角度对中日移就这一超常搭配进行再认识。通过考察分析基本得出以下结论。 (1)从得出的数据来看,“移就”在《鲁迅经典作品选》中共有146例,在夏目漱石的七部作品中共有239例。在本稿确定的“从人到物”、“从物到人”、“从A物到B物”这三种移就类型中,“从人到物”的用例最多:《鲁迅经典作品选》中共有104例,夏目漱石的七部作品中共有174例。但比例大致相同,分别约占总数的71%和73%。 (2)从句法来看,首先在词性的组合方式上,《鲁迅经典作品选》中主要有:1.“的”字结构(包括“形容词+的+名词”、“动词+的+名词”、“名词+的+名词”、“形容词+的+动词”),这一类型最多,共有105例,约占总数的72%;2.“形容词+地+动词”;3.“形容词+得+动词”;4.不连续的修饰结构“名词+(助词)+形容词”;5.单个词语中的“形容词/动词+名词”结构。夏目漱石的七部作品中主要有:1.“形容词/形容动词(な)+名词”,这一类型最多,共有192例,约占总数的80%;2.“动词+名词”;3.“名词+の+名词”;4.“形容词(く)/形容动词(に)+动词”;5.由助词“は/が/の”连接的非连续形式。其次,在句法结构方面.鲁迅作品中主要有:1.定中和状中的偏正结构,共有118例,约占总数的82%;2.主谓结构;3.述补结构。夏目漱石作品中主要有:1.定中和状中的偏正结构,共有221例,约占总数的92%;2.主谓结构。 (3)从语义来看,鲁迅作品中移就的语义关系主要表现为:修饰限定关系(91%);因果关系;并列关系。夏目漱石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修饰限定关系(95%);因果关系。中日移就有着共同的语义基础,即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与核心语之间必须同时存在语义上的修饰限定关系。基于这一语义基础,按照Hall提出的“构句转换”和“主体指向”这两个移就的认定条件,对中日移就进行考察分析,可以基本确定中日移就范畴的一致性。 (4)两位作家作品中的“移就”在使用情况、句法和语义上存在异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移就”是建立在语言行为者普遍的生理、心理和情感之间的相关性基础之上的,由于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相互影响,使得中日两民族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似的生理机能、心理和情感的认知方式,因此“移就”在中日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中日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及两位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移就”在两位作家作品中表现出差异性。 (5)中日移就,在句法和语义上都存在着逻辑上的矛盾,但其存在具有合理性。首先中日移就是基于认知心理学中的邻接联想而形成的。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来看,移就实质上就是从核心语c的语域向被修饰语b的语域的映射过程。其次,移就的逻辑矛盾给文学作品带来了出乎意料的修辞效果,使作品更加深入人心。此外,通过对中日移就的再认识,笔者认为,“移就”这种对句法具有偏离性的修辞现象,实质上仍是一种常规的语言现象。
【关键词】:文学作品 中日移就 使用情况 句法和语义 原因 逻辑合理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5;H3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要旨11-13
  • 1 序娭13-21
  • 1.1 庘移修橚の基本s,

    本文编号:375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375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0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