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职业教育—基于比较与过渡视点的职业教育学》(第五、六章)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17-08-17 00:01
本文关键词:《日本的职业教育—基于比较与过渡视点的职业教育学》(第五、六章)翻译实践报告
【摘要】:本篇报告来自于对日本职业教育相关文本的日汉翻译实践。翻译实践所选日语文本为名古屋大学教授寺田盛纪的著作《日本的职业教育——基于比较与过渡视点的职业教育学》的第五章《高中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教育课程——就业生活的微妙性》和第六章《职业高中的产业现场实习和职业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中教育的变动要因》两章内容。选择该文本的目的有三点:1.使国内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人员较好地了解日本职业教育的实训实习环节;2.为国内从事职业教育相关研究的人员提供部分可参考性资料;3.探寻适合职业教育文本日文汉译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为以后的职业教育文本的翻译打下扎实基础。本报告通过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找出了职业教育类文本的翻译难点及解决策略。主要包括术语翻译、图表翻译、被动句与长句翻译等方面。其中术语翻译包括来外来语术语、职业教育术语和其他行业术语三方面;被动句翻译包括内容对等形式不对等、内容与形式对等两方面;长句翻译包括结构清晰的简单长句、含有定语的长句、含有插入语的长句、含有多个谓语的长句、多层次的长句五个方面。在术语翻译方面,笔者首先深入理解原文语义,使用汉语中已存在的对应术语。无对应术语的情况下,根据其语义在汉语中寻找内容与形式与其一致的术语。图表翻译方面,笔者正确理解原文图表的内容,充分利用word、excel制表和图片处理等现代信息技术,使原文与译文达到了功能对等。被动句和长句翻译方面,笔者首先对原文结构内容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原文信息,确保原文与译文内容对等,然后根据汉语的语言结构特点,灵活运用直译、倒译、拆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将原文译成汉语,尽可能的达到了形式对等。该报告还对此次日汉翻译实践进行了总结,笔者认为要成为优秀的译者,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以增强日、汉语语言功底,扩大知识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此外,在报告最后笔者提出了两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深入了解中国和日本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期待译出高层次功能对等的译文。二是如何确定职业教育术语的日汉翻译是否规范。
【关键词】:日本职业教育 术语 图表 被动句 长句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6
【目录】:
- 摘要4-5
- 要旨5-7
- 引言7-8
- 第一章 翻译背景及原文简介8-9
- 1.1 翻译背景8
- 1.2 原文本简介8-9
- 第二章 翻译动机及意义9-10
- 2.1 翻译动机9
- 2.2 翻译目的及意义9-10
-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10-12
- 3.1 翻译理论10
- 3.2 翻译过程10
- 3.3 翻译辅助工具10-11
- 3.4 翻译质量控制手段11-12
- 第四章 案例分析12-23
- 4.1 职业教育术语的翻译12-16
- 4.2 图表的翻译与处理16-18
- 4.3 被动态的翻译18-19
- 4.4 长句的翻译19-23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23-26
- 5.1 翻译经验与教训23-24
- 5.2 亟待解决的问题24-26
- 参考文献26-27
- 致谢27-28
- 附录一:原文28-59
- 附录二:译文59-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志敏;继续教育概念辨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徐娟;;日语长句的翻译策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3 苏萍;;日本职业教育的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前沿;2010年14期
4 姜望琪;论术语翻译的标准[J];上海翻译;2005年S1期
,本文编号:686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lxszy/686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