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Ⅰ卷2018年和2019年高考英语试卷难度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5 10:29
以全国Ⅰ卷2018年和2019年高考英语试卷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综合难度模型,从认知水平、知识含量、推理水平、设问方式和背景材料五个难度因素出发,对比分析了两套试卷整体和不同题型的难易程度,结果发现:2019年的试题难度高于2018年,影响两套试题整体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为知识含量和背景材料。基于此,考生在日常学习中应注重串联知识点,构建理论框架;理论联系实际,融入现实情境。
【文章来源】:国际公关. 2020,(07)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2018年和2019年试卷综合难度比较
从不同题型的难度分析,总体上看,2018年和2019年试题难度最高的题型均为阅读理解的第二节,其次是阅读理解的第一节;与阅读理解题相比,语言知识运用题难度较低,其中第一节的难度大于第二节(图2)。与2018年相比,2019年试题阅读理解的第一节和语言知识运用的第一节难度有所上升,阅读理解的第二节和语言知识运用的第二节难度基本持平,2019年试题难度提升的主要因素是阅读理解的第一节和语言知识运用的第一节(图2);2019年阅读理解第一节难度的上升主要体现在知识含量和推理水平上,更为注重考查考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图3);2019年语言知识运用第一节知识含量和背景材料难度上升,其它难度因素的值基本保持不变或稍有降低,注重对于科学情境的考核和阅读材料的理解(图3)。图3 2018年和2019年试卷阅读理解第一节和语言知识运用第一节难度因素比较
2018年和2019年试卷阅读理解第一节和语言知识运用第一节难度因素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分数例题难度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和“东京版”为例[J]. 尹梅,代钦.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3)
[2]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不同版本试卷测量学指标的比较与监测——以某年度英语试卷的分析为例[J]. 章建石.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5)
[3]中国高考英语测试四十年:发展特征与优化思路[J]. 吕生禄. 双语教育研究. 2017(04)
[4]中国高考英语测试四十年:问题溯源及阐微[J]. 吕生禄. 考试研究. 2017(06)
[5]基于综合难度模型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以2016—2017年新课标高考文科综合Ⅰ卷为例[J]. 王宇.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7(10)
[6]基于鲍建生试题难度量化工具的高考试题难度分析——以2016年全国Ⅰ、Ⅱ卷为例[J]. 薛亮,马敏娜,付来强,陆闻雪. 化学教学. 2017(02)
[7]综合英语(二)预估难度与统计难度差异分析[J]. 梁秋霞. 中国考试. 2011(10)
[8]中英两国初中数学期望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J]. 鲍建生. 全球教育展望. 2002(09)
本文编号:3119465
【文章来源】:国际公关. 2020,(07)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2018年和2019年试卷综合难度比较
从不同题型的难度分析,总体上看,2018年和2019年试题难度最高的题型均为阅读理解的第二节,其次是阅读理解的第一节;与阅读理解题相比,语言知识运用题难度较低,其中第一节的难度大于第二节(图2)。与2018年相比,2019年试题阅读理解的第一节和语言知识运用的第一节难度有所上升,阅读理解的第二节和语言知识运用的第二节难度基本持平,2019年试题难度提升的主要因素是阅读理解的第一节和语言知识运用的第一节(图2);2019年阅读理解第一节难度的上升主要体现在知识含量和推理水平上,更为注重考查考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图3);2019年语言知识运用第一节知识含量和背景材料难度上升,其它难度因素的值基本保持不变或稍有降低,注重对于科学情境的考核和阅读材料的理解(图3)。图3 2018年和2019年试卷阅读理解第一节和语言知识运用第一节难度因素比较
2018年和2019年试卷阅读理解第一节和语言知识运用第一节难度因素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日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分数例题难度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和“东京版”为例[J]. 尹梅,代钦.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3)
[2]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不同版本试卷测量学指标的比较与监测——以某年度英语试卷的分析为例[J]. 章建石.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5)
[3]中国高考英语测试四十年:发展特征与优化思路[J]. 吕生禄. 双语教育研究. 2017(04)
[4]中国高考英语测试四十年:问题溯源及阐微[J]. 吕生禄. 考试研究. 2017(06)
[5]基于综合难度模型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以2016—2017年新课标高考文科综合Ⅰ卷为例[J]. 王宇.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7(10)
[6]基于鲍建生试题难度量化工具的高考试题难度分析——以2016年全国Ⅰ、Ⅱ卷为例[J]. 薛亮,马敏娜,付来强,陆闻雪. 化学教学. 2017(02)
[7]综合英语(二)预估难度与统计难度差异分析[J]. 梁秋霞. 中国考试. 2011(10)
[8]中英两国初中数学期望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J]. 鲍建生. 全球教育展望. 2002(09)
本文编号:3119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3119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