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法致谢语和道歉语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H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波;情景·互动·合作模式与口语训练中的团队精神培养[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陈淑静;浅论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董艳萍;利用语篇重建,提高口语能力[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王生华;社会转型期宁夏民族关系的构建——西部大开发与宁夏民族关系互动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解伟,宗佳红;浅谈互动式钢琴教学[J];艺术教育;2005年05期
6 徐修玲;;新媒体艺术特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7 叶曼;张静平;贺达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06期
8 宋银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性分析[J];求索;2006年10期
9 戴萍;;实用英语户外情景教学的实验[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张丽丽;;在互动和转型中理解中西文化差异[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鹏鹏;;探究称呼语的人际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朱凤亚;邹锡红;;浅谈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互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邹璇;;CRM系统与客户经理的互动[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沈素萍;;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与本科生公共英语教学的定位思考——研究生英语教学阶段应加入听说训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陈怡枢;;直升机设计与制造技术[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毛占稳;;关于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思考[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章黎;葛锋颖;;论科技期刊如何加强印刷版与网络版的互动[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8 安徽财经大学审计处课题组;;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机制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9 刘德萍;;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的交互主体性[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10 孙怡;崔纪敏;;博客家园 魅力互动——网络环境下家园共育模式的实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侯军;互动让彩电走出价格战[N];市场报;2002年
2 巴曙松;中国与世界多元化互动[N];中国经营报;2001年
3 张金合 周进献;努力构建银企互动格局[N];粮油市场报;2002年
4 程延风;“互动点评本”与“素质教育”方法[N];文汇报;2002年
5 夏凌;房产·IT激情互动[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木斯;“网站互动计划”揭秘[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曹开彬;别让软件管死企业[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陈东琪 资本市场应与国民经济发展互动[N];江苏经济报;2002年
9 姜鸣均;“报”“网”互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10 林位芳;“情”“法”交融 编辑作者互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冀新;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理及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赫广霖;戏曲与儒学[D];山东大学;2005年
3 王喜旺;学术与教育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长里;人本、效率、公平[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6 杨秋菊;诚信建设中的政府[D];苏州大学;2006年
7 唐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8 钟玉英;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与社会分层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孙义飞;“发现”另一个17世纪[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宋德云;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咪咪;汉法致谢语和道歉语比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2 昌灿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内部治理互动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3 毕长海;论被害人过错对量刑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4 彭雪蓉;合作学习小组互动的话语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许艺军;运用口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综合英语技能的实证调查[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璐;建筑设计与产品设计的互动[D];东南大学;2006年
7 马晓枫;传播的奥运 奥运的传播[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洁;跨国公司与中国制造业的互动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万聪;从伪译看翻译与文化的互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尹娟娟;合作学习与社会相互依赖原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04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2704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