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德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3 06:21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跨文化德语教学研究在国内的发展,论述了跨文化德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发展脉络和发展阶段,并对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在今后的发展中若能做到三个结合,即国外与国内研究的结合、不同学科间的结合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跨文化德语教学研究将会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发展层面,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中国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研究的发展
1. 20世纪80年代的零星研究
2. 90年代的边缘研究
3. 21世纪以来的蓬勃发展
1) 进入21世纪以来的研究
2) 近十年来的发展与研究-问题与思考
三、 发展成因分析
四、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外语课堂上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基于对一汽—大众公司的实证性访谈[J]. 王婀娜,丛明才.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12)
[2]大学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测量与培养——以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为例[J]. 王婀娜. 语言教育. 2016(04)
[3]中德联合培养项目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J]. 黄扬.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5(05)
[4]论高职商务德语口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 薛菲.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2)
[5]论本科德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 方帆.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5(01)
[6]我国德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目标与路径——基于实证研究的分析与建议[J]. 潘亚玲. 德语人文研究. 2013(01)
[7]“跨文化能力”在高校德语专业的研究状况与培养实践[J]. 于陆.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02)
[8]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J]. 葛艳,朱建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9]外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多层面分析[J]. 邢献华.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1(02)
[10]大学德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李清华,李秋梅. 甘肃科技. 2010(11)
本文编号:3339928
【文章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中国德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研究的发展
1. 20世纪80年代的零星研究
2. 90年代的边缘研究
3. 21世纪以来的蓬勃发展
1) 进入21世纪以来的研究
2) 近十年来的发展与研究-问题与思考
三、 发展成因分析
四、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外语课堂上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基于对一汽—大众公司的实证性访谈[J]. 王婀娜,丛明才.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12)
[2]大学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的测量与培养——以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为例[J]. 王婀娜. 语言教育. 2016(04)
[3]中德联合培养项目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J]. 黄扬.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5(05)
[4]论高职商务德语口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 薛菲.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2)
[5]论本科德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 方帆.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5(01)
[6]我国德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目标与路径——基于实证研究的分析与建议[J]. 潘亚玲. 德语人文研究. 2013(01)
[7]“跨文化能力”在高校德语专业的研究状况与培养实践[J]. 于陆.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02)
[8]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J]. 葛艳,朱建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9]外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多层面分析[J]. 邢献华.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1(02)
[10]大学德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李清华,李秋梅. 甘肃科技. 2010(11)
本文编号:3339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33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