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法语德语论文 >

论翻译文学的发生——以傅译《约翰·克利斯朵夫》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8 10:27
  傅译《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中国的经典化历程,论证了实现翻译文学及其经典化的可能性。根据语言这一特性,文学可分为本语文学、外语文学和翻译文学三种形式。翻译文学是本语文学和外语文学之间文字、文学和文化译介实现的特殊文学形式,是译介主体、内容、途径、受众和效果五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那些内容忠实、表达地道、影响深远的优美译文才能称之为翻译文学的经典。明确翻译文学的定义和发生过程,理清和认识翻译文学、本语文学和外语文学的辩证关系,凝练出译界优良传统的永恒价值,对认识翻译文学的重要性和发展我国译论有着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4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翻译文学:文学性与翻译性的交融
二、翻译文学的发生:“译”与“介”的互动和译作的经典化
三、翻译文学的语言指归:文学语际互动的特殊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译介模式探索——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访谈录[J]. 鲍晓英.  中国翻译. 2013(05)
[2]翻译文学与文学的“他国化”[J]. 曹顺庆,郑宇.  外国文学研究. 2011(06)
[3]论陌生化翻译[J]. 陈琳.  中国翻译. 2010(01)
[4]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J]. 宋学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5]翻译文学体系化:一种可能的趋向[J]. 刘耘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2)
[6]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多夫》的评价问题[J]. 柳鸣九.  社会科学战线. 1993(01)



本文编号:3349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349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b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