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理论视角下法语翻译类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拓展的可行性研究——以《笔译理论与实践》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8 20:42
"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已成为大学所有课程和任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法语翻译类课程中育人资源的挖掘可以通过教学大纲的修订、翻译素材的筛选、课堂讲授的把握、练习作业的安排和课程考核的命题等方式进行。法语翻译类课程中融入中国元素有利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同时也可充实课程教学内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文章来源】:传播力研究. 2020,4(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高校《笔译理论与实践》思政渗透现状
二、《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课程思政”实现教学设计
(一)修订教学大纲以彰显中国式理念
(二)教师思政理念的渗透
(三)融合中国式元素,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四)以“思政”为导向设置课后练习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语专业翻译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董琇,丁爱华.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02)
本文编号:3369211
【文章来源】:传播力研究. 2020,4(16)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高校《笔译理论与实践》思政渗透现状
二、《笔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课程思政”实现教学设计
(一)修订教学大纲以彰显中国式理念
(二)教师思政理念的渗透
(三)融合中国式元素,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四)以“思政”为导向设置课后练习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语专业翻译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 董琇,丁爱华.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02)
本文编号:3369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waiyufanyi/336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