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毕业论文 >

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3 08:16

引 言 

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课型。与历史常规课共同构成的历史课程。但是与常规课不同的是,活动课更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及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有效开展历史学科活动课,无论是对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提升。然而,锦州市初中的历史学科活动课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开展得并不乐观。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历史学科活动课的重要作用。经费不足,,时间不足,精力有限阻碍了活动课的开展。鉴于以上,有必要从分析当前锦州市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开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上好历史学科活动课,也有助于历史学科活动课本身的纵深发展。    

(一)研究缘起 
2001 年教育部出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于同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至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国推广。历史学科活动课也正是在此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为我国历史课程的研制与开发带来了新气象。 历史学科活动课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大有裨益。但就是如此有价值的课程,在现实中的开展情况却是不容乐观。在“中考指挥棒”下,为了追求成绩,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历史科目所占比例小,又是开卷考试,考察内容的是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各种各样的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开展会占用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之校领导不重视,每次讲到活动探究课教师只是简略地说几句,有的教师连说都不说就直接跳过。于是历史学科活动课变成了“无用之课”。 本文所探讨的是锦州市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对其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合自己和其他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阐述历史学科活动课程的基本内涵。并对开展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希望能对教师开展历史学科活动课的成熟与完善做出一丝贡献。
........

(二)研究综述 
20 世纪初,受新教育运动理论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理论的影响,陶行知首先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教育”的理论思想及“五指活动”的新课程方案。他们的教育思想理论都对后来历史学科活动课的提出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受“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我国主要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也正是这一时期,历史课外活动小组的组织形式传入我国。遗憾的是当时并未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组织形式的重要性,所以历史课程仍是注重对学生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很少涉及活动课。直到 1993 年教育部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才正式将活动课纳入教学课程体系。 进入 21 世纪,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我国在 2001 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提出“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至此,依据新课标出版的历史教材中加大了活动探究课的比例。大批学者、教育工作者及一线教师开始对活动课程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且成果鲜明。 2011 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定程度上更加强调了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地位。 由于我国对历史学科活动课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关于历史学科活动课的专著并不是很多,硕士学位论文篇数也不是很多,大多数期刊论文的作者是一线教师。
..........

一、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基本内涵及理论基础 

很多一线教师或研究者将历史学科活动课与历史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笼统地称为历史活动课。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仅限新课改后,初中历史教材中新添加的学习探究课或活动探究课,暂将其称为历史学科活动课。本文从历史学科活动课的概念、类型、价值及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便让大家对历史学科活动课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一)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真正地理解历史学科学活动课,首先要明确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概念界定、活动课类型、与历史常规课的联系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版本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活动课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了解现今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发展情况。新课程改革之后,初中历史教材添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历史学科活动课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到目前为止,历史学科活动课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大家都认同的定义。要想对历史学科活动课进行定义,我们需要先明确活动课程这一概念。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是指“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活动课程主张儿童本位,强调实践和直接经验的学习,按照儿童心里逻辑组织课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20]活动课程相对于学科课程存在,而本文所要研究的历史学科活动课虽然有着活动课程的普遍特点,但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一般来说,历史学科活动课是学科课程内的活动课,与历史常规课相对存在。“真正的活动课应该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构想、计划、实施、评价,是全方位的参与过程,是‘想’与‘做’同时进行的过程,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21]历史学科活动课与历史学科常规课共同构成历史学科课程。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新课改后,初中历史教材每个单元中新添加的学习探究型活动课。为了与广义的历史活动课区分开,本人将此类课程命名为历史学科活动课,定义为: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研究交流、编辑撰写、访谈调研、制作展示、演讲表演、竞赛辩论、参观鉴赏的活动形式,实现学生自主性、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开阔学生历史视野的一种历史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初中历史课程的组成部分。 
...........

(二)历史学科活动课的价值 
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开展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学生而言,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探究能力及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教师而言,能够大大提高其综合能力。  与常规历史课不同,历史学科活动课更丰富有趣,缤纷多彩。历史学科活动课主题多样,活动形式新颖,能够更好地将学生吸引其中。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某一件事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初中生性格较为好动,对历史学科活动课会更充满热情。演讲表演类及竞赛辩论类历史学科活动课就一直深受学生喜欢,表演者与观看者都能够投入其中,不易疲劳,教学效果显著。实践证明,若使学生在 45 分钟的课堂时间里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会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收获越多,对历史的兴趣就越浓厚,就越爱学。因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改变了过去“喜欢历史,不喜欢历史课”的状态。 开展历史活动课需要以大量的材料为基础。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与自己观点相异的资料。这就需要学生或进行思考,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证据。或进行反思,对自己的观点补足缺陷,纠正错误。现今社会,各种材料层出不穷,网络信息浩如烟海。学生在查找资料时常会遇到与史实不符,或出处不详的史料,需要甄别与区分。久而久之,能够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此外,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都是不同的,面对同样的材料所持观点也不尽然相同。持相异观点的同学可以一起讨论切磋,从不同的侧面理解材料。而在交流过程中,可以汲取新的知识,了解不同的思想观点及思维方式,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更为深刻,更为全面。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知识面,活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改变思维惯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9 
(一)学校以中考为核心........... 29 
1.传统升学理念束缚..... 29 
2.教育经费有限..... 29 
3.学生安全问题..... 30 
(二)教师忽视活动课指导....... 30 
1.缺少主动权......... 30 
2.缺少时间和精力......... 30 
3.历史学科活动课标准不统一..... 31 
(三)学生自身条件有限........... 31 
1.课业负担过重..... 31 
2.个体差异性大..... 31 
(四)社会缺少对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引导....... 32 
1.社会不能积极配合历史学科活动课开展......... 32 
2.忽视探究性、研究性学习......... 32 
四、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的改进对策 ..... 33 
(一)发挥学校组织教学的基础作用....... 33 
2.提供课程实施保障..... 33 
3.完善学校硬件设施..... 34 
(二)加快传统历史教师向新型历史教师的转型........... 34 
(三)帮助学生养成探究学习习惯........... 38 
(四)加强教育部门对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引导作用....... 40
五、教学案例 ..... 42 

四、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的改进对策

(一)发挥学校组织教学的基础作用 

教材中给出的历史学科活动课主题,有些不符合学校所在地实际情况,开展起来有一定困难。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开发乡土课程,贴近学生实际,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并且学生有条件做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对历史学科活动课的顺利进行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锦州市就可以利用辽沈战役纪念馆研发乡土课程,并对辽沈战役这段历史进行详细剖析,编纂乡土教材。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访问,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共产党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做出的牺牲。激发学生的对烈士的怀缅、对祖国的热爱,使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另外,学校还可以购买历史学科活动课的相关书籍供教师研究,并在历史学科教学研讨会上对历史学科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研讨,引起教师对历史学科活动课的重视。教师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深入理解活动课的内涵,为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实施打下基础。 据了解,很多学校现在都缺少政史地生等小科教师,某校仅有历史教师 7 人,却要应对三个年部 42 个班级的历史课程(包括历史常规课与历史活动课)。教师们时间精力有限,上起课来心有余却力不足,保证得了历史课的数量,却难以保证历史课的质量。时间紧迫,精力不足。在历史常规课面前尚且如此,又如何开展历史学科活动课呢?学校应当按照本校学生数量合理安排历史教师,使得每个教师都能制定详细有效历史学科活动课教学计划,在精力充沛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价值。其次,学校对历史课程的安排有限,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数语外等科目,历史教师完成常规课程尚且紧张,对历史学科活动课更是缺少开展时间。学校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各学科课时,为历史学科安排充足的时间,为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开展提供条件。最后,是资金问题。对上级的拨款以及学校自身的资金应合理分配,在重视数语外等主科的同时,对历史学科也不能忽略。适当拨款给历史学科,足够的经费是能够开展参观、访问、社会调研等需要在校外进行的历史活动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历史学科活动课顺利开展进行。 

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结 语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本人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北师大版、岳麓版、人教版三个版本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活动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广泛调查初中生对历史学科活动课的看法,并与本学科教师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得到了他们的指点,获益良多。 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是新时期历史教学的一个崭新点。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对学生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历史学科活动课也是对中学历史教师的一种挑战。它转变了教师传统的授课方式,转变了教师自身的角色,加强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总之改变锦州市初中历史活动课开展次数有限,形式有限的现状,还需要发挥学校组织历史教学的作用,提高历史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加强教育部门对历史学科活动课的引导。 一线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并加以创新,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历史课堂的另一种魅力,进一步完善初中历史学科活动课,使其尽快初步形成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学习兴趣。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50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caipu/150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b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